以宽容心
对待自闭症儿童
社会对自闭症患者仍存有误解,因患者症状各异,一些障碍不凸显,认知不易。认知越少,相对的接受度也越小。
安琪的10岁儿子约翰(别名)是个自闭儿,数月前在怡丰城购物中心走丢了。孩子跟她说要上厕所,结果一去不返,她找遍整个商场都不见其踪影。
报了警,最后警察在圣淘沙的环球影城找到他,那是4个小时以后的事。安琪记得两年前曾带约翰到过环球影城游玩,相信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才导致这次意外的“出走”事件。
安琪面对的挑战跟许多患儿父母一样,是自闭症的孩子总不告诉父母他要到哪里去,过去曾发生四五次这类走失事件。她的家族无自闭症病史,在约翰2岁多时发现他患有自闭症,自此花全部时间照顾这个孩子。她说,只要提早确诊病情,让患儿学习沟通技巧,缓解心理情绪等,孩子身心灵可以正常发展。目前,约翰在特别学校上课。
自闭症患者面临不同程度的沟通和社交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消息,每160名儿童中就有一名自闭症儿童。本地每年有300到400个自闭症新病例,当中以学前阶段(6岁以前)的儿童占多数。
如何提高意识?
莱佛士心理医疗中心精神科顾问医生陈慧心指出,自闭症归类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社交互动、沟通和语言出现障碍,个人行为模式包括重复做一件事或不愿接受改变。通常,自闭症患者或其家庭对自闭症的典型误解包括患者具有某种天分,或是患者“没感觉,无感情”。
陈医生说,通过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传媒等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的认知至关重要,让大家知道自闭症患者的行为,提高社会接受度。
自闭症症状除了社交与语言障碍(有时3、4岁仍无法说话或词汇有限),还包括:兴趣狭窄(执着于某些物品或动作)、感官障碍(对特定事物或景象有异常反应),以及情绪波动大。患者大部分对掌握新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比较差,然而少部分却表现正常,甚至拥有较高的智力。
约10%具特殊才华
英国自闭症协会发言人巴滕指出,人们应避免将患有自闭症的人定型为天才或其他类型,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才能和需要。
针对自闭症患者与天才之关系,陈慧心医生指出,自闭症障碍者中,约10%具有特殊才华,如绘画、音乐、数学计算和记忆力等,孤独型特才显示出的特殊能力又被称为“分裂能力”,这些能力与日常生活中所需要运用的功能性技巧不同,与患者的认知发展也不一。调查也显示,38%自闭症患儿有智能障碍,24%介于智能障碍边缘。
陈医生说,社会对自闭症患者仍存有误解,因患者症状各异,一些障碍不凸显,认知不易。认知越少,相对的接受度也越小。自闭症患者进入成年期后,缺乏相关的多种共病,包括多动症、焦虑症、智力迟钝、癫痫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支援服务,以及持续支援、教育与指导不足,让此症变得更迫切需要得到有关当局的关注,有更多地方需要改进。
自闭症的病因十分复杂,医学界不断探索病因和多方面研究(基因、免疫系统、环境因素、怀孕期间发生的事件与变化等)。
陈慧心说:“自闭症属于慢性疾病,目前为止仍无明确治愈方案,不过有许多配合不同病况的介入疗法。”早期介入计划包括:核心技能如社交能力、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和促进独立性等,可帮助患儿掌握生活技能,过具有生产力和意义的生活。
患者进入中老年后,是否有其他后遗症或诱发的脑部、神经疾病?她指出,自闭症仍属较“新”的病症,1943年首次有此病症描述,直到1970年代医学界才较常识别自闭症,较少有此症进入中老年期后的发展研究。
可分三个不同程度
自闭症病情是轻微还是严重,要根据病症对患者的社交、语言和沟通能力影响而定;自闭症障碍可分三个不同程度:
- 需要援助:可说一完整句子,却无法正常跟人往来说话沟通。喜欢找“古怪”的人做朋友。灵活性低。
- 需要实质援助:沟通交流有限,古怪的非语言沟通方式,重复性动作明显,外人容易觉察。
- 需要非常实质援助:一两个字的言语沟通,鲜少主动沟通,有需要时才直接沟通。重复性动作影响生活。
有关自闭症,请上网或拨电新加坡自闭症协会6774 6649。
网上检测服务
本地设有网上自闭症检测服务,测试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障碍,为患者及其家长提供支援,解开疑团。这是由美国的戴安娜罗宾丝(Diana Robins)设计的网站,通过提问方式作答。
这个检测工具特为16个月至30个月的幼童而设计,若孩子在2岁前做测试,结果属于自闭症低风险,一般上过了两岁后,仍需再做一次检测,确保无自闭症倾向。
网站:www.lazarus-centre.com
陈慧心医生
精神科顾问
莱佛士心理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