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还会强迫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课程,常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我有好些个案都因为压力太大,认为父母的爱让自己无法喘息,小小年纪就有了轻生的念头。

UW:很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希望他们进最好的学校,未来进最好的职场?
对于在课业上不爱学习,或学习缓慢的孩子,这样的“一路推着走”,到底是好还是坏?
常听家长说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认为唯有成绩优越,将来才会有出息,找到好工作,才不会受苦。有些还会强迫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课程,常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我有好些个案都因为压力太大,认为父母的爱让自己无法喘息,小小年纪就有了轻生的念头。我认为还是得考虑孩子的承受度。其实,有好些成功人士读的是邻里学校,儿时成绩也不理想,但当他们找到自己喜欢又擅长的领域时,也能凭着后天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

UW:父母对孩子抱有期望是错的吗?孩子还小不懂事,本来一切就应该由父母决定?
可以抱有期望,但得先弄清楚:

  • 这些期望是否合理、实际?
  • 孩子是否因要满足父母的期望而倍感压力,对身心造成影响?
  • 当孩子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时,父母是否可以坦然接受并做出调整,甚至放下这些期望,而不是生气的指责、埋怨或打孩子?

其实,父母应多倾听,尊重孩子,让他们有机会表达意见和想法,鼓励他们思考并做决定,藉此培养孩子的判断、自主能力;避免孩子过于依赖及缺乏主见。可以提供建议并让孩子学习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UW:父母喜欢做比较,对于学习进度缓慢的孩子,是不是有其他的对策?
比较可以激励孩子,但也可能造成反效果,给孩子带来压力。孩子甚至会开始嫉妒、排斥彼此,更缺乏自信。应试着找出孩子的强项来鼓励孩子,增强他们的信心。
孩子学习进度缓慢,首先得去了解问题出在哪里才有办法对症下药。有可能因理解能力较差、错的学习方法、追求完美、家庭问题、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家长也应避免不停地喊和催促,反之可以多观察孩子的表现,找出他们快的时候加以表扬,让孩子不断意识到自己其实有在进步。

UW:孩子如果在课业上努力了,成绩还是不理想?是不是就这样算了?
有些孩子因压力和担心,一到考场就开始紧张、焦虑,无法好好作答而影响成绩。父母应与孩子沟通(避免一味的说教)、多倾听及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感受及想法。相信没有哪个孩子希望自己比他人差,对自己努力后还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成绩也会感到困扰、生气、难过甚至自责。如果孩子已经努力了,父母应先给予肯定并欣赏,再一起找出问题所在和解决的方法。父母也要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算双胞胎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

UW:你对“输在起跑点”这句话的看法是什么?
在我看来家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起跑点,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我们的第一位老师其实就是我们的父母。如果成长环境是充满爱与关怀,有自由表达的空间,那孩子就更能建立对世界的信任与安全感,更有自信去面对未来。与其学的早、学得多,倒不如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并培养出好品性,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毕竟我们无法保障孩子不会被他人超越,但良好的品行却可终身受益。我也坚信起步慢并不一定会输,在对的时候学习比起步快来得重要。

UW:而对“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看法又是什么?
小时候聪明伶俐,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将来也未必能成才。很多人自持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总自以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而会变成最无用之人。一些小时聪明伶俐的孩子,因对自己过度的自信,无法接受挫败,当遇到挫折就踟蹰不前了。反之,一些小时候看似没有出息、笨,甚至拒学的孩子,因自己的坚持及毅力,或是年纪大一些时突然开窍了,反而变得非常成功。我认为事事无绝对,成长环境、经历、态度都可改变一个人。

UW:在生活上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不是自信心有了,其他的学习包括课业就没有问题?

  • 从鼓励孩子尝试做些简单的事和决定开始,并适时欣赏和肯定。
  • 孩子犯错或说错话时不要嘲笑或当面指责,可换个方式纠正他。
  • 在家设计一个展示角落,让孩子展示大小作品,成就感能有效激发自信心。
  • 允许自由表达的空间,并认真倾听他们的提问。父母如没时间或不知道答案,也应坦诚而不是敷衍了事。可以一起上网寻找答案,让孩子知道任何人也会有做不到或不懂的事,并可通过其它方法解决。

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UW: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给予的协助是什么?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去关心孩子而不是急于解决问题。孩子都渴望父母的爱和陪伴,尤其当遇到困难时,如父母愿意倾听,让孩子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困扰其实已经起着一种疗愈的作用了。再来,可以向孩子了解事件对他造成的影响,了解他们的感受、想法及期待。孩子也希望父母可以跟他们一起讨论、从旁指点,但尽可能让孩子学习去面对并思考解决困难的方法。这可以培养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独立及增加自信。

UW:亲子阅读如何建立彼此间更亲密的关系?
其实父母应以身作则,从小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经常陪伴他们阅读一些绘本或讲故事给他们听。父母在要求孩子专心学习,做功课时应避免自己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如情况允许,在家里制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尽量找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借一些不同种类的书来看,可以一起讨论、分享,藉此与孩子建立更亲近的关系,同时了解孩子的喜好及想法。参考书籍找出有趣的学习方式,让孩子知道其实学习也可以很有趣而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这些都有助于启发孩子学习。

UW:父母是明灯,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协助他们独立,自己做决定?
父母就好像是给孩子指引方向的“灯塔和导航”;帮忙照亮他们前面的路,永远在那给与支持及协助,从旁提点,偶尔提出建议,给与指导。而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决定权,父母因尊重他们。父母并无法一辈子陪伴他们,最终还是得放手让他们自己前行,让他们学习为自己负责,自己面对、解决问题,健康成长。

text:刘汶錝

 

简介:陈丽卿
曾在航空公司服务多年,因一起意外改变了人生。目前是位自由工作者,主要带个案和授课。她是位心理咨商师、ACTA导师、催眠治疗师、时间线治疗高级执行师(TLTA)、神经语言程序学高级执行师(ABNLP)、修毕萨提亚成长模式专业辅导证书课程、《内在之旅-探索自我冰山》卡片设计及制作人。多次担任萨提亚模式课程小组导师并受邀为企业和学校老师开办课程,也办过多场儿童情绪及品格教育和亲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