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并不在意料当中,也不是李文良(Josef Lee)积极努力的目标。他说,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一种幸福。
自2008年起,因为热爱短篇小说和寓言故事,李文良通过风趣与智慧的独特结合创造了无数的绘本,以“Josef Lee的成人童话故事”在网上与成千上万的网民共享自己独创的绘本故事。
曾经分享过他故事的各大新闻网站包括 BoredPanda,BrightSide,FLiPER Mag, DesignTAXI,A Day Magazine等等。

以下是本刊与Josef Lee的问与答:

UW:成为绘本作家是不是儿时的志愿?一切是如何开始的?父母是不是赞成?
小时候,父母看我们三兄弟对画画有兴趣,就让我们每个星期到联络所上课。可能因为喜欢画图,所以很早就想到以后要从事创意和艺术有关的职业。在中学毕业后很自然的也就选择修读理工学院的视觉设计课,当时主要学的是广告和平面设计。母亲虽然不是完全理解艺术和设计是干什么的,但一直以来都给予我们三兄弟很多的自由,让我们选择自己要走的人生道路。

UW:谈谈你的绘本风格?你的作品?
创作至今,一共完成17个绘本故事,所有的故事题材和画风都不一致。虽然画风及题材多元,唯一不变的是作品饱含丰富的情感,是我对人生的洞察的结果。其实一直在尝试不同的题材和画风,也许也因为还在摸索中,所以想通过不同的尝试来寻找出自己的风格。近两年,因为作品在许多中国、台湾和香港的网站被分享,也发现到许多人把我的作品归类为“温馨疗愈”型绘本,所以也渐渐在往这方向发展。

UW:你的作品从外国红回来?谈谈你成名的过程?
从 2008 年开始,我就在网上分享我的绘本创作,一直以来都是以成人为主的读者群。直到 2015年底,因为尝试了一个较正面的题材,并挑战自己以几乎无文字的方式来呈现,而意外地受到欢迎,也让更多的人开始留意到我的作品。那个作品叫《Wake Me Up At Happyland》,是讲述一个老人走遍全世界,寻找幸福的故事。他一路上都在睡觉,但因为害怕会错过幸福的站点,便拿着一张指示牌,提醒别人在到达Happyland时叫醒他。
这故事借助网络的方式在很多国家都传开来,我也因此发现到来自华人地区的读者尤其喜爱,特别是中国、台湾和香港的读者。而且因为故事题材正面,所以很多父母也把故事与孩子分享,也无意中开阔了亲子市场。
在2016年底,我也跟台湾的一个网站合作,通过群众募资的方式成功地出版了这本书。也因为募资活动的一系列宣传,而让出版社留意到这本书。随后在台湾和中国也推出了中文版,还被改编成长篇小说。
之后的其中一个作品《The Boy Who Caught The Sea》也在中国正式出版了中文版。今年在台湾也会推出繁体中文版,而且也刚授权给广州的一个话剧团,将改编成互动多媒体儿童剧。
还有最新的一部作品《Peace,Will You Play With Me?》今年同样也会在中国推出中文版。

 

UW:对绘本/漫画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在哪里参加入门课程?
最基本的应该就是参加一些绘画或手工的创意课程,让孩子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培养创意思维。阅读和自学也很重要,因为绘本创作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故事,而要学会写好故事就要先接触非常多的故事,不仅仅是书,也包括漫画、动画、电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