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的爱像大海
–写在《阿公》绘本出版前

从刚出版的绘本《阿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阿公之间温暖的爱。
阿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在我12岁那年离开人世,那是我小六会考的一年。
阿公经常一脸严肃,仿佛内心有好多事。他看似严肃,其实很疼爱儿孙。对我们的爱就像大海一样,无穷无尽。还记得每一次我们到阿公阿嬷家拜访时,他见到我们总会眼睛一亮,十分开心。我们在看电视时,他总会悄悄到厨房里去切水果,又装着一脸不在乎的样子叫我们去吃水果。当我们在那里过夜时,天还没亮,他就会起身到附近的巴剎买叉烧包给我们当早餐。虽然他从来没有对我们说出“我爱你”这3个字, 但他的一举一动已深深地感动我们。

阿公是厨师
阿公也是一位很好的厨师,煮的食物很好吃。我特别喜欢他煮的“炸虾球”。每当知道我要回去时,都会一大早就去巴刹买新鲜的虾,做“炸虾球”给我吃。阿公刚炸好“新鲜出炉”的虾球,真的又香又脆,非常好吃。
阿公对待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方式。记得那年三叔要结婚,阿公为了买“四点金”给三婶做聘礼,金铺还未开门,就早早到金铺门口等待。这让未过门的三婶,已经感受到阿公在欢迎她加入这个大家庭了。
我还记得,阿公总是坐姿很端正–背像尺一样直的坐在楼下小贩中心,一脸严肃的样子。他在一家卖海南鸡饭的小摊工作,负责端鸡饭和收钱。记得当时我对爸爸说:“阿公其实也没在做什么啊!”爸爸笑了一下,告诉我:“你千万不要这样跟阿公说哦,他这把年纪还能工作,对他来说,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虽然阿公有时候会很严肃,但是对待顾客却非常的用心。他不拘小节,服务态度非常好,所以顾客都很喜欢他,很多顾客都成了他的朋友。
我从来都不觉得阿公是个骄傲的人。在我眼里,他和蔼可亲,非常宠爱我们。与其说阿公骄傲,不如说他是个很有尊严的人。阿公家中有12个儿女,他排行第一,是家中的长子,负责照顾每一个弟妹。婚后,他和阿嬷也一手将9个孩子抚养长大。阿公是个有尊严的男子汉大丈夫。
阿公生病了
2006年,一向健康的阿公住进了医院,而且是长期住医–阿公已经是肺癌晚期。他身体也越来越虚弱,再也不能坐在家里看着我们跑来跑去,也不能在小贩中心里为客人端鸡饭了。他只能躺在病床上让别人为他擦身体,有时候连讲话也都有困难。看到阿公落到如此地步,我们都好不忍心。
阿公住院期间,爸爸刚好在国外工作。妈妈除了要照顾我们两姐妹之外,其他时间都尽量去医院照顾阿公。我们也经常去医院探望阿公,每当看见我们来时,都会特别的高兴。或许我们在医院里也做不了什么,但我想阿公需要的是有人陪伴。阿公很坚强,为了不让我们担心,经常一脸严肃的阿公却总在我们去探访他的时候“强颜欢笑”,让我们从这淡淡的微笑中感到了温暖,依然在感受着阿公默默的关怀。
阿公最后的一个父亲节,是在医院里度过的。虽然我们大家都没有心情庆祝这节日,但那个星期天,我们一家人都去了医院。我们知道,这或许是我们最后一次一起陪伴阿公度过这个节日了。
阿公的病情继续恶化,医生也治不好他的病。最后,我们把阿公接回家来照顾。让他至少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能够和亲人一同度过,不必躺在冰冷的医院病床上。我们一家人常去探望阿公,但有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躺在病床上的人与我们记忆中的阿公相差太远了–阿公连站都站不起来了,他的“尊严”仿佛就此躺下了……
阿公走了
2006年8月27日,阿公离开了我们。我想,阿公等着那一天的到来可能已经很久了吧。从此,再也不必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必依赖他人的照顾了。那一天,我们都坐在阿公的病床边,有的紧紧抓住他的手,有的不停地抚摸他的头,有的一直叫着他的名字。我们都仿佛想要紧紧地把阿公拉住,不舍得让他离开。然而,天命不可违,不管我们多么的不舍,阿公还是离开了我们。那一刻,我看到阿公的脸上挂着一丝笑容,安详地走了。
至今,我偶尔还会想起阿公,想起他那温暖的笑脸,想起他默默地为我们做的一切。每当想起这些时,鼻子总会酸酸的。阿嬷也仍然十分想念他;阿嬷的痛苦,我们又如何能体会呢?但是我相信,虽然阿公已经不在人世,他仍然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而我,姐姐,以及所有的家人能有今天,也都是因为有阿公一直在照顾、关心我们。

出版详情
书名:《阿公》
作者:陈哲渊
作者简介: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得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研究生;考获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大学毕业教育专业文凭(中学);曾执教于立化中学;毕业于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华侨中学(高中部)、南洋女子中学校、莱佛士女子小学(高才部)、德喇撒学校。
内容简介:一个发生在新加坡的家庭故事,以小孙女的视角,看阿公扛起家族和自身家庭的责任;晚年自食其力和病后依然表现出坚强精神面貌的真实家庭故事。祖孙之间细腻的情感,成为家庭精神的传承。
价格:$18元(精装绘本)
哪里购买:有意购买此绘本,可前往链接
text 陈哲渊 photos 作者提供+i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