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它生活话题
新柔长堤100年,想起长堤的条条框框。包括长发不得进入、蓝色护照和半缸油等等。
摄于1975年12月17日的长堤。(图片:SPH Media)
不愿堵在车龙宁愿走路越过长堤赶快回家过圣诞节。摄于1976年12月23日。(图
-
生活话题
1971年,政府收购沙龙岛,通过填海造地计划将其与圣淘沙合并,沙龙岛从此彻底消失在地图上。
在1965年5月出版的时尚杂志(Vogue Magazine)特别报道中,李惠望被描述为新加坡最美丽的女性之一。(图片来源:SPH
-
生活话题
从旧照片看,庄士敦码头(Johnston's Pier)是一个极其简陋的码头,说穿了不过是一个渡口,可是它却肩负历史使命,多少名人,还有我们当年南来的祖先,都是从这里上岸。
由收藏家许景星(Koh Kim Chay)提供的庄
-
生活话题
对儿时乡居的我来说,“五丛树脚”和红灯码头两个地方太特别,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看到大海和大船,这份辽阔感让人雀跃。
红灯码头。官方名称克里福码头(Clifford Pier,也称克利福码头)。摄于1950年1
-
生活话题
虽然旧的巴刹已经拆除,但新的竹脚巴刹依旧充满着生活的气息,走访的时候,也感慨像这样的湿巴刹已不多见。
已经被拆除的竹脚巴刹,背后的高楼就是在建造中的竹脚中心。摄于1981年3月7日。(图片:SPH Media)
-
生活话题
早在1970年,莱道公园已经存在,不过它当时称为女皇镇日本花园(Queenstown Japanese Garden)。
麦当劳快餐店已称为这个公园的活招牌。摄于2023年3月8日。(图片:Glenn Low)
连续几个周末到女皇大道莱
-
生活话题
丹戎禺曾经有很多木船厂,它同时也是木材、木炭的集散中心。
70年代加冷河一带有很多木船厂,远处可看到旧的已经拆除的国家体育场。摄于1977年10月12日。(图片:SPH Media)
加冷河上的舯舡。摄于1973年2月1
-
生活话题
如果不是美食,大概很多人不会到这里,即使来了,也不知道它原来的模样。
丹戎禺位于加冷河口与芽笼河口交界处,以前这里是小型造船厂和木炭业的集中地。居民多以小舢板穿梭河的两岸。(图片:SPH Media)
以
-
生活话题
红灯码头的纪念牌,述说着甘地与新加坡的一段历史渊源,也同时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伟大情操。
1948年3月27日,印度政府官员约翰·迪威(背向镜头白衣裤者)按照印度教习俗把甘地的骨灰撒入红灯码头一带海域。(图
-
生活话题
在新加坡建筑史上,它是个标志。当年,它在建筑界被认为是设计顶尖、而且少有的霸级建筑。
黄金坊(Golden Mile Complex )以前称为和合大厦(Woh Hup Complex ),是住宅、办公楼和商店的综合大楼。摄于2021年3
-
生活话题
这个墓园,放晴的日子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给人宁静致远的感觉。
在阿裕尼上段的比达达利坟场标志性大门。(图片:SPH Media)
墓园有很多漂亮的雕塑,很多由意大利入口,当年价格介于$2000至$7000。摄于2001
-
生活话题
这个火车站曾是吉隆坡重要的铁路枢纽,百年来它曾经风光过。
前吉隆坡火车总站在全球27个最美的火车站排行榜中位居第4。(摄影:Glenn Low 刘汶錝 )
马蹄形或S形型曲线对称式拱门,櫺格状的窗型及牆当年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