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日特辑】新加坡,我的家!
8月9日国庆日,新加坡53岁生日快乐!《优1周》特别邀请本地艺人和歌手,分享“第1个家”的回忆。
蔡琦慧>>由外婆从小带大
蔡琦慧小时候住在Selegie一带的有地住宅,父亲开工厂,房子是属于工厂资产之一。她从一出世就住到7岁,但记忆不深,看旧照片才记起小时候会在院子里荡秋千、骑脚车。
“比较有印象的反而是外婆宏茂桥的住家(3房式组屋),我从小由外婆照顾,父母下班才把我和妹妹带回家。我在外婆家会玩家家酒,而且还是用真的食物,如面包、白糖、肉松,玩了就直接吃进肚子里,哈哈!”
陈泂江>>旧镇的童年点滴
陈泂江一共住过3个家;第1个家是在Commonwealth一带的旧镇,第2个是在Jurong West的新镇,前面2个是与家人同住,第3个家则是他现在独居的家。陈泂江的童年点滴,都布满在这个新加坡最旧的组屋区里。例如,他会早起到家楼下的咖啡店吃早餐,1杯milo、2粒半熟蛋和叉烧包就是一餐所需。就算过了30年,念旧的他有时候还是会回旧区吃东西。除此之外,自认小时候是调皮蛋的他,还招认说出自己曾经把装满水的袋子,丢出去吓路过的人!
白薇秀>>吃rojak的幸福
白薇秀出生后住在Tampines,对于这第一个家的回忆就是,以前附近有位骑着脚车卖rojak的叔叔,白爸爸在来接她放学的途中,都会跟那位叔叔买rojak给她吃,所以从小到大,她都很喜欢吃rojak。
方展发>>甘榜生活多姿多彩
谈到第一个家,方展发兴奋表示,他在甘榜住了近20年,家家都认识彼此,平时不会关上大门,偶尔也会有人来串门子。在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旧时代,孩子们的生活都很简单,各家的小孩都会聚在一起玩游戏,制作自己的玩具、跳进沟渠捉鱼、玩斗蜘蛛,或到彼此的家摘水果等。
刘琦>>火灾死里逃生
刘琦的爸爸是脚车厂老板,从小一家人就住在Jalan Besar一带的店屋楼上。她回忆说,婆婆有10个孩子,大伙都住在一起,她有10多个堂弟堂妹,玩伴很多,所以从不记得放学回家要读书,只会记得要找谁玩、玩什么?“一次发生大火,那年我念中二,我还记得很清楚,隔天邻居结婚,大家都很开心,我和小姑逛街回家后却一直睡不着,因为觉得热,所以打开窗户,一看就发现店屋失火了!我马上叫醒小姑,小叔背着公公逃生,大家急忙离开,什么也没拿!”
唐崧瑞>>邻居家找玩伴
Teddy唐崧瑞在狮城的第1个家位于Pasir Panjang,一栋旧式4层Apartment里的一个单位,他们在那里住了15年,不过旧址已经拆除,改建新公寓。
“那里不大,只有30多户,我们跟其中10多户很熟,很多父亲公司的员工、同事,都住在那里,大家感情很要好,我们会去邻居家吃饭,小朋友会一起踢足球。我们家住1楼,有后院,我常爬去邻居家找玩伴。”
陈丽贞>>外婆之死令她一夜长大
对陈丽贞而言,第1个家的回忆是充满悲伤的。小时候的她们家境不好,7个人(外婆、父母、哥哥、姐姐、妹妹还有陈丽贞)挤在1房1厅,当时年迈的外婆多病(乳癌、生蛇、失明)缠身,父亲又中风,再加上孩子们的年纪尚小,经济重担全部落在母亲身上。外婆为了不想要拖累大家,结果自己在深夜跳楼自杀。
洪慧芳>>在家中出世
洪慧芳出生的那一年,新加坡还处在英殖民地时期,新加坡尚未独立。那时候的生活很简朴,家家户户都住下乡下甘榜,洪慧芳还自豪说,她是以传统的方式在家出世,即请接生婆到家中帮忙接生。由于全家都是以耕田为生计,洪慧芳的母亲也是在她快出世的那一刻,才放下手上的工作。小时候的她,常常会在爷爷奶奶家,以及外公外婆家,这两个相距只有一条街的住家中生活。
“我爷爷的家有渔场,所以我常会到渔池中捉鱼,也会制造纸船在大湖上玩。有时,我也会到外公住的Bukit Timah山下,帮忙挤牛奶,当时真的有太多难忘的故事了。”
陈秀环>>童年无忧无虑
陈秀环小时候跟爸爸妈妈住在甘榜,他们家是开杂货店的,以前还在空地养猪、种红毛丹树,当时家对面全是坟墓。
“在老家可以放风筝,玩抓迷藏。童年很开心,无忧无虑,小朋友一起提灯笼,养的宠物就是鹅和小猪,以前不像现在需要一直读书,当时与邻居的关系也非常好。”
姚懿珊>>风水不好而搬家
自认性格比较感性的姚懿珊,小时候很叛逆不听话,“我的妈妈很相信风水,认为是因为住家风水不好,才会导致我的不听话,所以在搬家的时候,也顺势帮我从原名‘姚佐姗’,改成现在的‘姚懿珊’。”可是,讽刺的是,改了名搬进第2个家后,却也是姚懿珊步入叛逆期的时候。自认不相信风水的她说,其实更喜欢第1个家。因为第1个家有“根”的感觉,而她也是在那里度过童年,那最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向云>>二妹滚下楼满口鲜血
回想起第1个家,当时向云一家很穷,住在Aljunied一带的1房半厅,全家人都挤在一起。有一次,4岁的向云带着2岁的二妹下楼玩时,刚学走路的二妹竟然从阶梯上,咚咚咚滚下楼去,结果落得满口鲜血,得回家让母亲擦蓝药水。

黄俊雄>>黑鸡是童年玩伴
黄俊雄在3岁之前,住在Bukit Timah一带的甘榜。他还清楚记得,当时家里养了1只黑鸡,他晚上睡不着觉时,就会偷偷跑出去和黑鸡玩,他荡秋千而黑鸡就会在秋千上面站立。甘榜生活成就了他的独特童年回忆,而这种处在大自然无忧无虑地玩耍,已是今日孩子之中很难见到的景象。

黄思恬>>成长回忆让地方变特别
黄思恬住在北部,从出生到现在,24年来都没有搬过家。那里是黄思恬成长的地方,舒服熟悉的环境,许多趣事的发生,都让这里成为她心中独一无二的地方。由于住家临近学校,黄思恬中小学都是走路上学,一直很羡慕同学能搭乘交通工具,直到初级学院才有机会搭地铁,方才明白住得近的好处。
Text 李秀文+吴晓惠+叶璟仪 Photo Eric C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