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屎新闻
不说你不知,这,并不是我初次被邀写娱乐圈的点滴。
其实在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杂志《银色世界》的老板,为了推广该刊于狮城的销路,就亲自越洋来向我邀稿,目的就是希望其内容能够符合本地读者的口味。(巧合的是,这位老板也姓刘,和本刊的主编一样。真的,不骗你。)
那时的我,正在歌剧院和电视台捞饭吃,为新马港台的大中小牌歌星编舞,和“赚第一桶金”的距离还有一大段。老实说,在娱乐行业内,跳舞是赚不了钱的。因此我每天一大清早就要到制衣厂去当水货设计,中午才去给舞团排练,演出多数在晚上。回家时已是三更,我还得强睁睡眼,在“半梦半醒之间”写稿赚外快。
记得甘草演员“病假王”还在世时,有次在巴士上碰到他,只见他迅速把食指放在嘴前“嘘”了一声,意思叫我保持安静,理由是公司规定,为了给观众以为做戏是很“好赚”的行业,因此签约演员是不能坐巴士进出的。于是他只好“偷搭”巴士,到站后才改搭德士到公司大门口。可见从事演艺者,就要当个十项全能,收入时好时坏,要懂得拉上补下,能省就省,否则做不下去。
或许刘老板看到我这人在台下也很会演戏吧,外表看似文静,内部却701得很。尤其娱乐圈的八卦新闻,我不是打破沙锅,而是敲破钢锅问到底。读书时代虽没如此勤劳,但要当一位扒“名人粪”的高手,绰绰有余。问题是,那个年代要写本地艺人的访问稿,真是难比登天。尤其是电视艺人。首先要经过公司的批准,完稿之后还要拿给上头审阅。说到底本地的电视台只是唯一的一间,也可以称它为半独立的“‘官’音堂 ”,所以几乎每位艺人都怕多讲多错,不讲不错?
娱乐圈是讲究名利的,先求名,后得利。若艺人连想把自己炒红到名成利就的机会都没,那,我这位专门扒粪的701还能和他们谈什么?最后,我只好向刘老板和他的《银色世界》打退堂鼓,咚、咚、咚……见财化水。
Text:Lady卡卡
Lady卡卡表面是位编舞老师,但暗地里,却是一位“八卦精”,本地娱乐圈的屎尿,都逃不过她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