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泓宇小学开始打羽毛球,中学代表州队出赛,一度想当国手,但没被选中,虽然如此,他对打羽毛球的热忱依旧不变。

辛苦练球
陈泓宇从小喜欢运动,小学打篮球、羽毛球、乒乓、参加田径,也是校队代表,一直到12岁,家人安排他到芙蓉(Seremban)念中学,他才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Jelebu-Pertang),因被教练看中,就这样开始过了5年的羽毛球训练生涯。

那段日子,陈泓宇和同学兼球友住在学校宿舍,大伙一边念书,一边练球,生活忙碌,每逢星期一至五早上8点开始练球至10、11点,然后下午去上学,一周有两个晚上必须练球,星期六的练球时间则在中午。练完球后,他才坐巴士回家(车程须1个多小时),星期日晚上或星期一大清早,他又搭巴士回学校宿舍。
“以前打羽毛球只是玩玩,一直到开始受训,才真正喜欢上打羽毛球。”

陈泓宇自认与奖无缘,最风光仅在一次获得全马双打冠军。他说,边练球边念书的生活很累,当时他的学业成绩很不好,上课常打瞌睡。

在州队(森美兰州)待了5年,陈泓宇意识到自己进不了国家队,最后决定专心念书,好好应考中五的SPM(大马教育文凭)。

“我想过要当国手,可是进不了,比赛没被选中…要进的话15到17岁就已经被选中了,我‘老’了,无法再往前走。”

不过他说,如果当时被选上,他真的会去当运动员,笑言:“可能我现在是一个很有名的球员,不然就是没人懂的球员。其实
那个年代运动员的福利不是很好,又辛苦,没多少人可以赚到钱。”

谈到打羽毛球的糗事,陈泓宇回忆:“大概14、15岁时,我打完球后在旁边休息做伸展运动,可能练球过于激烈,身体突然无法动弹,整个腰部被拉得很紧,结果被同学抬去医院!是有一点丢脸,不过是因为练球导致,也没办法!”

热忱不变
离开州队后,陈泓宇打羽毛球的热忱不变,即使入行,也没有放弃,现在尽量每周打两次,地点在大巴窑Safra、实龙岗,健身则是一周3次。

“羽毛球在我的血液里,我不会放弃,也无法放弃。”

谈到打羽毛球给他的启发,他说:“坚持到底,要赢就对了!就算起步输了,也要拼命往前追,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失意也要重新站起来!其实做什么都一样,意志力要强、要坚持。”

“我的天分不是念书,也不是打羽毛球,一直到入行后,才知道自己的天分或许是演戏。我算是较迟才找到自己的方向,每个人都有优缺点,看到自己的优点,当然就要往优点发展,当然我会更努力。”(Text 李秀文/Photo Eric Chun)

运动前后做做伸展运动,松松筋骨。

运动前后做做伸展运动,松松筋骨。

陈泓宇的球友众多!

陈泓宇的球友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