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拍《乒乓圆》,让鐘琴从此迷上乒乓,时常听闻人家出国打高尔夫球,鐘琴则是出国练习打乒乓,乐此不疲。

热忱持续不断
鐘琴从小好动,小时候喜欢跳舞,梦想成为舞蹈员;中学,加入华乐团拉二胡;高中,参与田径、越野、帆船、游泳,也接触跑步,但毕业后很长时间没跑,直到认识老公,才重拾对跑步的兴趣。

现在,她热衷打乒乓、跑步和游泳,乒乓平均一周练习4、5次,每次2小时;跑步一星期2次,足迹遍布麦里芝蓄水池、碧山公园、东海岸,哪里方便哪里跑。至于游泳,她说只有在外国游泳才感觉自由自在。

《乒乓圆》杀青后,鐘琴对乒乓的热忱持续不断,她回忆:“之前我完全没有乒乓的底,也没有球感,基本上我对手球类不拿手,总是被球打。”
对她而言,打球是要有战术的,要分析对手的弱点,“我做的是那种不用脑的运动,只想轻松一下,不用劳神。”

问她为什么喜欢乒乓?她说:“我是个很固执的人,因为不会,所以想打好。我练了8年才有这样的成果…我很笨的,至今对球还不是很了解,所以主要只是跟教练对打。”

学打乒乓后,鐘琴认为体力比以前好,“打乒乓比跑步更有‘气’,他们说多跑步有助打乒乓,我倒觉得是互相帮忙,打乒乓不只是手部运动,站稳马步也很重要,7分脚、3分手,还要让自己精神很集中,稍微一分神就接不到球了!”

手臂很结实
以前跑步,鐘琴练出小腿肌肉,现在勤练乒乓,她的手臂很结实。

鐘琴最疯打乒乓是在3年前,那时她几乎天天练球,下午2小时、晚上2小时,也会出国打乒乓进行交流,“我去过河北正定训练基地,那是一间体育学校,我跟学生一起练球,生活很规律,除了跑步,早上和下午各别练2小时,晚上1小时。之后去过北京、上海。人家出国打高尔夫球,我就是打乒乓,一样的道理。”

鐘琴直言不考虑参加比赛,运动只是锻炼身体,可以很自我,一旦涉及比赛,就得进入别人的世界,她不想这样。不过,她会跟教练比赛,笑指教练很严肃、严格,不会因为她的艺人身份而给面子,反而会提供实质的教学方法,这点她很喜欢。

记者很好奇:鐘琴的老公,会是她的对手吗?鐘琴马上摇头:“他打的是‘野球’,乱打一通,不是正规的打法,这种球我不会打啦!”

提及打乒乓的趣事,鐘琴说刚开始学反手打球时,竟然不小心打到自己的鼻子,整块皮掀起来,边打边流血,也试过打到自己额头、划伤手!“基本上打乒乓是不会受伤的,是我自己笨啦!”(Text 李秀文/Photo Eric Chun )

教练:王耀科(23岁)
7岁开始学乒乓,2008年初来新,一边念书一边打球,曾代表学校、国家参加比赛,现是乒乓教练。
对鐘琴的评价:打得还不错,看起来很专业,但实际上没有比赛经验。之前曾鼓励她去比赛,她推说“没时间”,还说跟不认识的人打球,她就“不会打”了。优点部分,我觉得她很有毅力、耐心,有时早上拍戏,晚上再累也会来。缺点部分,我觉得她有时候太紧绷,像打不好的时候还要拼命练,其实她应该放松一下。

欲知更多,请购买第537期《优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