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煌猴得意
陈丽贞好感恩
李国煌 猴得意!
贺岁电影,李国煌年年有份,去年有《麻雀王》,今年除了客串杜汶泽的《开饭了》,更在梁志强执导的《我们的故事》担任主角,与陈丽贞首次合作演姐弟。
今年是猴年,也是李国煌的生肖年。他,完全符合猴子本性“古灵精怪”的生肖特质,从一个“垃圾桶”变身电影演员、导演、主持人、老板,72变样样精通!
很容易得罪人
从小到大,李国煌就是个好动的小孩,他笑言:“我不敢说自己很会爬树,但可以轻易跨过椅子,跳来跳去。反应快倒是真的,可是往往很容易得罪人,讲话还是要先经过大脑比较好,小时候可以说是‘童言无忌’,长大了可不行!”
小闯祸,当然有。李国煌在学校常作弄同学,不管认识或不认识,无一幸免。他回忆:“像我会把他们的书包绑在椅子上,有些书包一拉就断,我就躲起来在背后笑。被老师投诉,回家就被打。”
问他3个子女有没有遗传到他的个性,他分析道:“大女儿8岁(生肖老鼠)很会动脑筋;儿子5岁(生肖兔子)很‘geng’,会想一些方法让自己很方便;小女儿3岁(生肖蛇)笑里藏刀。”
入行20多年,李国煌游走娱乐圈迎刃有余。他说,当初入这行与本性有关,自己也喜欢,直指猴子反应快,学习易上手。
“我长得不好看,猴子另一好处是讨喜,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打成一片,加上性格不太会记仇,可以在任何环境生存。”
从一个“垃圾桶”(《搞笑行动》角色)变身电影演员、导演、主持人、开过talkshow、投资开店,李国煌不单脑筋动得快,
也“分身有术”,仿佛有72变。如何分配时间?他笑说:“把身边的人变多一点,可惜只有一个老婆而已,哈哈!我觉得要找到真正可以帮到自己的人,只要能达到我的要求,我愿意付多一点薪水。”
心情好有正能量
今年48岁的李国煌,之前过了3个猴年,今年迈入第4个猴年。要他谈谈12、24、36、48岁的自己,他一副很认真的模样。
“12岁,那一年要考小六会考,但我完全没有压力,因为父母只当作一般‘考试’而不是‘会考’。可是现在的教育体制,不只是学生,甚至家长、学校都有压力。”
“24岁,我在船厂经营食堂,1个月赚上万!如果要,我可以每3个月出一辆新车,现在3年都没有一辆,哈哈!那时我才刚入行(未成名,还在扮捕快升堂喊‘威武’),也还没有电脑,我是梁导、Alamak等人当中第一个拿手机的,一个Motorola大水壶,价格2900多块。”
“36岁,那是2004年,我入行10多年,在娱乐圈来到一个阶段。拍了《钱不够用》后,我觉得自己碰上瓶颈,电影拍了,电视剧《荷兰村》拍了,大小节目都做了,‘最佳喜剧演员’、‘最佳主持人’、‘10大最受欢迎男艺人’,我都拿了。华语不标准,电台不收我,演舞台剧,又感觉格格不入。一直到2005、2006年拍了《老师嫁老大》,把我送去马来西亚的平台,因为这部戏,我在大马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因此有机会拍更多电影,到现在,甚至台湾有人认识我。”
“48岁,有一天我女儿回来告诉我,她说今天在学校看了‘梁婆婆’。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提起自己演过什么,更没想过20多年前的作品,因为科技的发达,让他们还有机会看到,我们甚至还可以坐在一起看。回头看,有了小孩,心态真的不一样。”
人生最“猴”(好)的阶段,李国煌认为是当一个人来到对物质没有欲望的阶段,“人的欲望会影响人生的路,因为人为了满足欲望,会不择手段。而我现在的欲望,是希望能给孩子一人一间房子。”
李国煌与圈外人太太婚后9年,2008年才迎来第一个小孩,之后家中陆续添加新成员。他不得不承认,女儿为他带来好运,“人只要心情好,自然有正能量,真的,从那时起无论家庭、事业都很顺利。中马票、还有代言,这些年做的生意,随着上了轨道,渐渐开始稳定。”
- 小时的李国煌(右)沉默孤僻,但很顽皮。
- 《老师嫁老大》电影剧照
- 李国煌1999年结婚,婚后9年迎来第一个小孩,从此好运连连。
陈丽贞 好感恩!
陈丽贞的生肖是马,与肖牛的老公绝配,刻苦耐劳,默默耕耘,不相信一步登天。但她笑说:“我们‘做牛做马’,苦命啊!”
平安最重要
新年新希望,谈到今年对自己的期许,陈丽贞认为,“国泰民安”真的很重要,尤其最近发生很多IS事件,太多“人祸”了,大家平安最重要。
“相比之下,新加坡人太幸福了。印尼、泰国这些跟新加坡很近的地方都中袭击了,我们国家小,一发生什么事一定会有大影响,这就是我们所担心的。”
要陈丽贞畅谈她人生最“猴”(好)的阶段,她表示,除了童年过得辛苦,自己一路走来还算平顺。
“小时候家境不好,爸爸30多岁中风、外婆是瞎子,我们一家7口(外婆、父母、哥哥、姐姐、我和妹妹)挤在1房1厅的组屋。外婆不单眼睛看不到,后期还患乳癌、‘生蛇’,在60多岁时跳楼自杀(1979年过世)。爸爸中风后,妈妈去当巴士剪票员,我小时候和妈妈、姐姐会去七月歌台的晚宴捧菜、洗碗,一个晚上一个人可赚15块。”
童年苦过来,陈丽贞一直到20岁参加第1届《才华横溢出新秀》入行,自力更生,生活才慢慢变好。她感恩的是,虽然环境差,但他们兄弟姐妹都没有变坏,“我哥哥是理工学院的top scholar,还去英国念书,现在是老师。我姐姐从事行政和账目的工作,我妹妹是investor planner,我们大家都是吃苦走过来的。”
至于低潮期,陈丽贞想了想,觉得入行这些年经历的媒体整合不算是真正的低潮。当年(2001年)新加坡开始有第2间电视台(报业传讯),她确实看到良性竞争,大家都很有魄力,合并后,一切打回原形。
“《陆小凤》收视不好被腰斩,我还记得U频道是播秦汉、陈洁仪演的那部戏(《胜券在握》),新传媒就把《三个半女人》提前播出,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拿奖是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没有《胜券在握》,我应该没机会拿到‘最佳女主角’,真的是毕生难忘。那时很多艺人也有机会去主持(因为很多主持人被挖角),栽培了一些人才,合并后,一切又打回原形。其实我对U频道是又爱又恨的。”

《三个半女人》剧照
当初如果被挖角,会考虑过档吗?陈丽贞回说:“我是蛮长情的人,毕竟是这里(新传媒)栽培我出来的,那时我也才刚续约啦,不过我记得曾跟某高层打麻将,聊天时他有问我几时约满,哈哈!”
对她而言,出走后再回来,未必不好,重要是双方好来好去、好聚好散,“地球是圆的,我们国家又小。现在嘛,我们的竞争是来自国外,不是自家了。”
不要为了牺牲而牺牲
《我们的故事》是陈丽贞首次正式当大银幕女主角的作品,这个角色,让她想起妈妈,“因为我妈也是带着4个孩子,不过我们没有住在甘榜,只是我阿公住在Lorong Chuan的甘榜,放假时我们才会过去。”
她从小住在Circuit Road一带的组屋,从1房1厅搬到2房1厅,姐姐至今还住在那里。谈及对甘榜的回忆,陈丽贞最怕的竟然是大小便!“甘榜是没有厕所的,全部大在桶里,所以才有人来收大便。”
阿公家养鸡、养鸭,没有种菜,因为地不是很大,不过空气很好。她笑言:“我还是属于城市的小孩,不过是穷小孩,哈哈!”
《我们的故事》在怡保拍摄长达2个半月,陈丽贞第一次拍戏要讲福建话、马来话,“虽然我是福建人,但自从父母过世后,我已经很久没讲福建话了。老公是香港人,家里习惯讲广东话,片中要讲‘老福建’是一项考验,马来话则是靠死背。”
陈丽贞在片中有一幕喂母乳的镜头,她觉得,这一幕是大胆又有震撼力的。偏偏,梁导“嫌”她胸部不够“伟大”,特别安排她“配戴”假乳房。她在片中虽然没有“真露”,私下却得脱光裸上身让两位女化妆师“任摸”,以便用面泥制造出“胸模”(胸部模型)。
“穿上去目视有D cup,很重!两个婴儿也是‘做’出来的,仿造真婴儿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