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贪吃,一个不挑食,美食打破年龄的隔阂,陈澍城(74岁)+郭坤耀(27岁,Herman)狮城走透透,寻找美味料理。
20年后再战主持界,老戏骨陈澍城说:“不能小看年轻人的潜力!”或许只能说,这一对“老少配”,主持潜能无法定义。

从头开始.互相学习

UW:阔别20年再主持,有什么感受?话说之前也有主持邀约,但都婉拒了。
澍城:对,我有20年没主持了,专注演戏。现在主持必须用到双语,新一代年轻的主持人双语都很好,所以很吃香,我只懂得华语,也觉得够了,要给新人机会。经理人说这个节目蛮好玩的,我已经很久没“玩”了,就来“玩”一下咯!结果真的很不一样,有从头开始、好像“新学生”的感觉。以前我们有稿、你就把稿背好,然后每个环节去完成它。这个(节目)不是,完全是一个未知数、也没稿,看到什么讲什么,所以你看我头发是不是越来越白?全部都要动脑筋。刚开始,真的有点措手不及,但是慢慢的,我觉得这样好像游戏,蛮过瘾的。至少出任务的时候要动脑筋,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很不爱动脑筋的人。跟年轻人在一起是一种全新搭配,加上我很喜欢吃,就来了,我很贪吃的。(所以你是来跟后辈学习的?)还好我一向来有看重年轻人,也知道他们的功力在哪里。我本身对中餐比较有研究,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吃起司、乳酪,也不喝牛奶。节目里有3个环节,传统、创意和童趣,创意部分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所以说不可以小看年轻人,可是我们常常被年轻人看扁,哈哈,有些东西我们不懂,所以要重新学习。
坤耀:澍城大哥教我历史,比如我们吃到的一些料理,都是我没听过、看过的,他就就告诉我,以前这个有多便宜、以前那个份量是怎样的,现在慢慢就变成这样了,有些甚至现在根本找不到。我觉得制作组很厉害,除了澍城大哥,跟小弟弟身上也学了很多,别看他们年纪小小,很有活力,而且他们的好奇心非常强,想的很多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比如很简单,你说一加一,我们都会答二,他们会答三,还是别的号码,他们所想像的、思考能力跟我们不一样。

随兴主持.看出个性

UW:3代一起主持,有代沟吗?之前演过父子,有没有看到演戏、主持的不同之处?
澍城:没有,我是百搭的。节目好是大家共同的,不是你独树一格,这样我不喜欢,有什么我都是坦荡荡。以老欺小,好吗?人家懂的也不比你少!很多创意美食都是西餐,有些东西我也不吃,制作组很好,开会时会问我有什么不吃的吗?有没有食物敏感?但是有些没办法避,像蛋糕这些,但是拍这个节目,我要去尝试,意外收获还蛮不错的。
坤耀:我们之前在方言剧《冤家、亲家做头家》演过父子,拍戏时我们常常聊天,一起主持就像是一家人。我觉得澍城大哥很敢,想说什么就说、想吃什么就吃,不会不要做或是怕出糗。你没有看他吃汉堡包,一口吃下去吃到津津有味,重点是他懂得怎么吃,有时候我们要用刀叉,他拿起来直接吃,还吃到很好看!
澍城:拍戏时,我觉得他很规矩,打完招呼就在那边背稿,拍节目时,我却被他们“害”!他们很爱玩,有一次我们在猜食物,要绑起眼睛,我闻到一个东西,好像是什么酱,他就突然爆出一句“鱿鱼”,我就想说制作组可能给我们鱿鱼酱料,就回答说“鱿鱼酱”。其实他是在误导我,很顽皮!他明知道那个东西不是鱿鱼,其实是干贝,2种食材的味道很接近,结果他和小弟都写了干贝,只有我写了“鱿鱼酱”,害我被罚喝苦水。
坤耀:现在我看一些外国综艺节目,他们都是蛮随兴的、可以天马行空,这样就可以让人家看到你的个性,如果你真的有点笨、那就是有点笨。主持其实蛮好玩的,可以一唱一和,我讲一句你搭一句,互相帮忙。
澍城:2个人有火花,节目就好看。如果你背你的稿、他背他的稿,这样就不好玩了!这个节目,你从一上车 就要开始猜猜猜,今天大家要吃什么?先猜食材,鱼啊虾啊羊啊牛啊,制作组只是给你暗示而已,第一个环节已经很难了,猜到了之后,接着猜要去哪里、吃哪3道菜(传统+创意+童趣)……

哪里追看?
《三吃客》每周三8pm,通过8频道播出;观众也可在meWatch收看。

Text:李宛纹
Photographer:Jeff Chang

*本地和海外读者可在家轻松下载电子版:
可到mynewsstand官网购买《优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