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优1周》22周年封面照前,阿哥李南星(58岁)开心拿着刚在杭州购买的“花禄禄”卡通外套,准备披甲一身可爱上阵。坦白说,当下心中的VO是“会不会最后出来的效果被人批评装嫩?”担心惹人诟病非议。结果,拍了几组领带外套的严肃“霸道总裁”造型后,最后还是让他穿了那件卡通外套。
眼睛一亮。
鲜黄的布景配下,青春洋溢的外套搭短裤,穿在逆龄的阿哥身上,竟无违和感。
2024即到耳顺之年,年届60,阿哥成熟男人的笑声越发爽朗,人也越活越轻松自在,同时身上还散发一股男孩的好奇与活力。一个男人2种风景面貌。
这样的物种,我称他“顽童熟男”。
跑娱乐那么久,总觉得南星是个很比较难归类的演员。他外形俊俏分明,可塑性高,一票男演员当中,一眼就知是“男一”人物,但同时他又有一种很接地气的草根感。私底下的他,早期总是比较沉默飘忽,间中经历一连串生活起落跌宕。近年来的他总是笑容可掬轻松自若,熟络不熟络,他都会有下意识拍拍人家肩膀的小动作。是一种下意识的释出善意,鼓励别人激勉自己。

人生座右铭:真听,真看,真想

1985年进入训练班,1986年签约,那时他正值22岁。一入行就当男主角,劈里啪啦一堆电视剧不间断,拼搏20年后,他离开电视台的时候,大概40出头。南星在演艺圈、生意场来回走,在行内也走过40年。当年成立的公司LNX今年正好20周年,连阿哥都一直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南星坦言,初入行那段时期不是一般能想象的辛苦。1986年到2000年那段期间,是“香港帮”幕后制作人在本地电视圈呼风唤雨的创作黄金期。区玉盛、马玉辉、刘天富、袁再显和江龙等,还有“过江”的故事人、编审、导演,对南星魔鬼般的“折磨”,才造就日后的阿哥。
阿哥说:“当时,我一次过可以同时轧3部戏,同一个时候几十部电视剧在推出,日夜颠倒7天7夜不间断的拍摄,这些都是那个时候锻炼出来的。很多方面都需要自己亲身去体验和领悟我都要经历过几十个NG之后才抓到对的moment。”
他感恩当年那些导师、导演和监制的教导。
“我第一堂课,毛威老师就教导我当演员必须:真听,真看,真想。这3点如果做得到得话,在诠释和演绎角色方面就会让人感动,有感觉。我还是坚守着当年导师们给予的演绎口诀,也很幸运跟后来新的监制和导演合作。他们的教导,我都在用心的聆听。只有用心听,在表演的时候才能投入有感觉。”
从小,南星就跟着妈妈和爷爷,坐在丽旳呼声旁边听李大傻讲古,也会听电台的广播员讲故事,引人入胜和生动的说故事能力,让小小的南星脑子充满画面和情节,演戏的想象力训练就此萌芽。
南星说,早期电视台的故事和剧本都很棒,故事带动角色,人物又鲜明,推演员演绎角色时,单单看剧本的人物塑造,就已经有入戏,演绎起来更是事半功倍。
“我只是跟着对白念,对方再抛对白过来,一来一往,哇,就算呆呆站在那边,现场都非常有戏,哈哈哈!”
因为每部剧的剧种迥异,制作方式也不同,南星当时就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学习,让他获益不浅。近来这些年,他有机会到台湾和中国跟海外艺人即幕后人合作,也是难得的经验。
再不舍得演艺圈终究也要离开。熬了20那个念头后,他毅然出走。
“当下决定离开,是觉得够了,人生到了一个阶段的时候,觉得外面的世界,机会会更多一些,便蠢蠢欲动,就想出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outfit: Blazer, Shirt, Tie and Pants by Brunello Cucinelli

中国观众会背《调色板》台词

其实,本地电视剧早在中国影视市场生态飞快成长成熟之前,就曾成功进驻,电视台当时甚至还再当地开设办事处,充当2地影视交流转换点。不过,随后因各种原因,这股狮城剧集在中国盛行的风潮却没被延续,出现一阵真空。
“我很幸运咯,因为我早期的戏都在他们那边播映,所以很多当地观众都认识我。我们的戏像《雾锁南洋》和《莲花争霸》等剧集在那边是一直播好几年的,加上他们的省会那么多,一轮轮连播下来,我们早期这班新加坡演员像(陈)天文、(陈)丽萍、(黄)文永还有向云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
最早打进去中国的是《调色板》,当地人当时会惊叹‘哇,原来还有那么一个华人地区叫新加坡!这个小岛到底在哪里?’当时很多观众还会背我们剧中的台词!哈哈哈!”

outfit: Blazer, Knitwear Top and Pants by Brunello Cucinelli

到中国找机会大开眼界

南星透露,疫情期间哪都去不了,解封开放后他确实常往中国跑找演艺机会和其他商机,不久前才从上海和杭州回来,收获不少。時隔多年再看看中国影剧环境,已经完全变天了,何止一日千里。
“中国那边已经走在很前面,非常先进。满街无人车、无人驾驶摩多车和电动车。我们在当地没有银行户口,没办法‘扫’付款,结果我们只好用现金,但他们已经不收现金。给了钞票,他们也没办法找钱。那天我们去买东西,给对方现金,贩摊就说’哇!好久没有看到现金了’。”
“我们就是要看看能以什么形式合作。他们那边的市场真的是很大。我们有可能会拍戏或签新人,而他们那边也有不少导师有兴趣过来新加坡这里讲课甚至办学校之类的,這些都是不错的商机。”
中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南星说,满街都是美女俊男,影视小鲜肉不乏,而且随便一个网红点击率都是百万甚至千万起跳,供给市场需求很大。虽然外形好的年轻网红新人不少,但南星也观察到,真正有演戏能力的未必如想象中多,往往这些年轻养眼的年轻演员,也只能被安排参与一些铺排搭配的小角色,戏份发挥不多。
“就像韩剧那样,不是说这类偶像剧不好,它们有它们成功的方程式:最重要,画面要美,要养眼。摆人下去美美就对了。”

outfit: Jacket, Top and Pants by In Good Company/ Necklace by Moss & Lupine
TEXT:钟雁龄(特约记者)
PHOTOGRAPHER:Bob Lee@The Fat Farmer
PHOTOGRAPHER ASSISTANT:Jane Fong@The Fat Farmer
STYLIST: Sharon Tan
HAIR: Martin from Kim Robinson
MAKEUP: Hazel from Makeup Entourage

*欲知更多精彩内容,可翻阅《优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