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的她一直被工作耽误爱情,在40岁生日来临前,事业遭受打击,她重看旧韩剧抚慰心灵,不料,韩剧里的男主角竟然被她从荧幕里拉了出来……剧中的“她”是瑞恩(42岁),“他”是韩国Oppa金在勋(30岁),2人是本地新剧《欧巴,我爱你!》的崭新姐弟恋配搭。
金在勋这位Oppa说得一口流利的华语,发音标准到听不出来其实是土生土长的韩国人,多年long stay台北,确实下了一番苦功。金在勋指瑞恩气场十足,瑞恩也承认自己不是“听话”的演员。这一对CP感如何?就要留给观众看剧再打分了!

为工作追剧

UW:这次拍戏有什么印象深刻/难忘的事情?
瑞恩:
我在剧中的角色是一个市场部阿姐级经理、old school老前辈,Tasha(刘怡伶)扮演新加入的员工,有活力、有想法,让她觉得备受威胁。一开始的出场,剧组用了KTV girl来形容上班族,拉队到吊花场取景。我唱的歌曲是《舞女》,穿bling bling的服饰,很80年代,让我印象很深。我也很喜欢拍出来的效果,导演(黄芬菲)有抓到那种feel。当天拍了一整天,我们清晨4.30am抵达吊花场,他们收工、我们开工,这是我入行以来接过最早的call time,3.30am就要起床了!
金在勋:这是我第一次来新加坡拍戏,一待就是3个月,很新鲜的体验。印象最深的是一场跟许美珍的戏,那不是哭戏,情绪是要藏起来的。拍的时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之前我没有看过她的任何戏剧作品,彩排时没有想哭的感觉,剧本也不需要,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当一对上戏,情绪就突然涌上心头,哭得很惨!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前世有什么渊源?

UW:本身是不是追剧一族?平常的看剧偏好?
瑞恩:
我平常很少看韩剧,会尝试看那些很红、全世界都在看的韩剧,比较欣赏韩国旧片如《Old Boy》,平时也会看欧美剧。我喜欢法国电影和电视剧,有内涵、有意思,那种“不像演戏”的表演方式,这也是我想要达到的目标。
金在勋:韩剧的话,我刚看完《黑暗荣耀》(The Glory)。平常为了练习华语,我常看台湾和中国剧,当然也看韩剧,想了解该剧为什么会红?韩国有哪些新演员?基本上我什么剧种都看,包括戏剧、鬼片,接受度很大,我觉得演员就应该这样。

慢热中做准备

UW:谈谈与对方的合作,第一印象/合作后有没有什么落差?
瑞恩:
他和Tasha都属于慢热的人,话不多,开工几周后,才没那么拘谨。我和金在勋第一次见面是在剧本会议,他很安静,相反我提了很多意见,当时心里也很怀疑“Huh,他是韩国人吗?”后来发现他很有语言天分,直到听他讲韩语,我才确定他真的是韩国人!
金在勋:听说她在新加坡是很红的演员、是前辈,上网搜寻她的资料,感觉她是一个女强人,也看到一些演警察拿枪的照片,很霸气!我们首次碰面是在剧本会议,当下感受到她的气场,她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让我很期待之后的合作,觉得可以学习很多。后来在拍戏现场,就觉得她很搞笑,人其实很好相处。

UW:为新剧角色做了什么准备?
瑞恩:
唱歌、学韩文,虽然只是几句而已,但我的压力大到不行!刚开始看剧本的时候,感受不大,开拍后开始觉得很有发挥空间,演起来有新鲜感。像某些感情戏就写得很好(与林如萍的家庭戏),单看剧本已经让我感动掉泪。以我过去的演戏经验来看,拍出来的感觉应该很不错。
金在勋:我要一人分饰2角,2个角色都是我没有经历过的,我没有一炮而红、没有过气过,然后还要演外星人,需要时间揣摩。我是先适应“车泰宇”(过气明星)才去揣摩“都小俊”(外星人),希望2者有差别,剧中角色相差10岁。

找时间享受独处

UW:故事探讨单身生活,本身是喜欢独处的人吗?是否满意生活现状?
瑞恩:
基本上我是个喜欢享受个人空间的人,不过也希望未来可以多出国。之前专注事业、电视剧一部接一部,加上自己不想停下来,但自从2019年与周崇庆去了一趟纽约之旅后,就开始改变想法了!我告诉自己要多出国走走看看,也想去新西兰探望爸爸,不料半年后,COVID-19就爆发了!我注重个人空间,像那时出国我们一共有6个人,我还是找到时间独处,早上8点半集合,那我就提早出去买咖啡、走走……我还挺满意生活现状的,也学会从现状自我调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我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懂得感恩很重要。
金在勋:单身不可怕,我在台湾一个人住,习惯独处,突然有人走进我的生活圈,反而会有点尴尬、不自在。我算是宅男,不喜欢人多、热闹的地方,不去夜店,喜欢一个人或找朋友运动。因为没在台湾长大、念书,朋友圈还是以艺人居多,不容易认识圈外人。(感情生活?)感情空窗3年了,没时间谈恋爱,从去年开始就工作不间断,我想专注工作。另一半如果不是艺人,可能比较难理解我们的工作,所以她一定要懂得体谅,我喜欢独立自主的女生,当我很忙的时候,她可以照顾好自己,好好享受生活。

哪里追看?
观众从3月31日起,可通过meWatch抢先收看《欧巴,我爱你!》;4月12日起,周一至五9pm,通过8频道播出。

*欲知更多精彩内容,可翻阅《优1周》

Text 李宛纹     Photos Jane Fong@The Fat Fa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