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se《呜呜》

向来就喜欢本地音乐人Goose的音乐,常在歌曲里玩一些音效或声音让歌曲更立体。这是新单曲《呜呜》的开场,就让我们听到一个再熟悉不过的音效–Nokia手机招牌铃声。接着ICQ的提示音效、网络拨接音,暗示这首歌以“连接”做主题延伸。
Goose说这首歌词在阻断措施期间完成,那是一段我们极度仰赖科技提供人与人连接和温度的日子。科技满足我们一部分和人接触的渴望,却也吊诡地剥夺了和周遭人连接的时间。我们关在屋子里的小空间,通过社交媒体和另一头的朋友交流,和门外的亲人一天下来却可能说不上5句话。更吊诡的是,我们到底也不是那么享受和朋友在社交媒体上的交流,充满无聊对话却不好意思退出的群组、漫天飞却冷冰冰的表情贴图,我们还要给科技绑架多少自己?
这些属于这个年代的科技恐怖故事,被Goose提炼成这首《呜呜》。当中这句歌词“我只想要一点点的空间/没有牵挂放纵去做自己”,完全击中内心那个不断给科技让步的懦弱自己。
《呜呜》的节奏带一点蓝调的轻快,还有我一直说不出为什么特别喜欢的,他的音乐里的电吉他,找个时候,放下任何社交软体,不被打扰地、好好地走进这首歌里。
对了,你也许会好奇为什么歌名叫《呜呜》?话说是某年Goose和好友到台北旅游,在某个临近火车轨道的旅游景点,朋友看到一个招牌,大声地说“是呜耶!”但招牌上写的是“鸣”。朋友坚持火车经过会发出“呜呜”的声音,所以一定是“呜”。傻眼又无言的Goose于是把那段沟通无效的故事拿来当作歌名。反正社交媒体上的沟通,常常也是各说各的。
TEXT UFM100.3 DJ承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