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市镇趴趴走】
武吉甘柏Bukit Gombak
青山绿水 多元种族风情

位于西部的武吉甘柏(Bukit Gombak),邻近武吉巴督 (Bukit Batok)。在马来文里,Bukit是山,Gombak是冠毛,或者簇、丛的意思。基本上,整个地方是由几座小山连在一起。核心的武吉甘柏山(Bukit Gombak Hill)海拔133米,就是今天小桂林周边的整片山丘地,延伸到另一边山脚的Hillview一带。今天的武吉甘柏,有依山傍水的清幽绿地。几座公园沿着山势而建,以公园道串联起来,环境优美,绿意盎然。区内的人气热点是武吉甘柏地铁站的邻里组屋区,以路名来开,是在武吉巴督西5道(Bukit Batok West Ave 5)。武吉甘柏邻里中心弥漫浓浓的多元种族特色,第372座华族商贩云集,有如小型牛车水;第374座聚集了各种马来服装小店和食品店,俨然是西部的芽笼士乃;也有商品琳琅满目的印度杂货店、印度理发院,以及24小时不打烊的印度美食。
【History】
绿冠山水间
武吉巴督在50年代曾是采矿业聚集的地方,开采完毕后废弃成矿湖,才有了今天的小桂林。Bukit 和 Batok在马来文中是山和咳嗽的意思,地名由来很有想想:因周围清幽的林地和山势,空气中沁着丝丝清凉,到访者常会因凉意咳嗽,所以称之为“咳嗽的山”。
武吉甘柏山本身就有几座采石矿,如今只剩下小桂林还能看到些许矿湖面貌。附近的山坡树林里还隐藏着一个Seng Chew Quarry,并不对外开放,成为探险爱好者的秘境。
早期附近的山丘都是石山,以及炸石后留下的矿湖、峭壁和绿水。还未发展成组屋区以前,山脚四周丘陵地带散布着几个小村庄,附近有不少红毛丹园和榴梿园。
【Play】
3个公园3座山
武吉甘柏多山,发展开来,每座山丘都形成一座公园,依山而建,各具特色。最新的武吉甘柏公园,连同附近小桂林一带的武吉巴督镇公园,以及武吉巴督自然公园,可通过蔡厝港公园连道轻松步行,穿梭邻里,往来于各园区间,探索不一样的自然休闲风情。
附近还有一个武吉巴督山坡自然公园(Bukit Batok Hillside Nature Park),占地9公顷的山坡,目前正在施工建设,预计2024年完工。
整个地区的新旧公园都是是武吉巴督自然廊道(Bukit Batok Nature Corridor)的一部分,廊道包括总面积超过125公顷的多座公园和10公里的步行道,形成中央自然公园网络(Central Nature Park Network)和登加森林绿道的重要生态走廊。

- 小桂林
武吉巴督市镇公园(Bukit Batok Town Park)别名小桂林,曾经是采石场,随着时光流逝,雨水聚集在洼地中,采石场就变成了湖泊。1985年,建屋局决定将废弃的花岗石矿场改建成市镇公园。公园以矿湖为中心,水面平静,峭壁俊秀,经常有画家到此写生,曾经是拍婚纱照和古装电视剧的热门地点。园区里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羊肠小径四通八达,但走不到山中,只能隔着矿湖,在宁静的大自然中享受绿树湖影。

- 武吉甘柏公园
武吉甘柏公园(Bukit Gombak Park)坐落于武吉巴督西5道, 去年9月正式开放,算是社区里很新的景点。整座公园就是一座小山,沿着400米的山丘步道可以绕行一圈, 小小的山头种植约1500棵树和30种花类,沿途设有遛狗场、健身设施等等,还有开放给公众租来进行园艺的社区花园。走到最高处是一个蝴蝶花园,蝴蝶在花草间飞舞,放眼可俯瞰山下组屋区与大片山坡绿地。

- 武吉巴督自然公园
武吉巴督自然公园(Bukit Batok Nature Park)又是另一处矿湖石山,山脚有与小桂林相似的矿湖峭壁景致,但这里可以走入山中,公园里的自然步道盘山而上,林木茂密,一路蓊蓊郁郁,鸟脚虫鸣,来到制高点可俯瞰山脚矿湖。
公园步道尽头通往另一道阶梯,二战时期日军在山顶建造昭南忠灵塔纪念阵亡兵士。日军战败后拆除忠灵塔,骨灰移到日本人墓地公园。原址只剩下阶梯上的两根柱子,以及二战结束50周年时设立的历史标志,记录这一段历史。
【Eat】
3大种族美食



Al Rsak Restaurant
24小时营业的清真认证印度餐,在现址营业大约3年,夜猫子都懂得半夜到此觅食。餐馆主打本地口味的南印度美食,招牌菜是咖喱鱼头,进入店内马上被色彩鲜艳的印度罗惹吸引。菜式种类繁多,双面菜单上印有上百道选项,单是印度煎饼就有超过30种选择,有甜有咸,也有特色口味。
Blk 376 #01-126 Bukit Batok St 31 S650376



Air Pasang Rumah Makan
华人老板经营的清真认证美食,主打本地风味的海鲜煮炒,有华人风味的炒河粉,也有马来风味的mee goreng。海鲜食材来自老板经营的小型巴刹直接送到,有鲈鱼、石斑鱼、虾、苏东等等。人气菜品有咖喱鱼头、烧烤魔鬼鱼、咸蛋鸡饭、牛油虾、虾酱鸡、沙拉油条、咸蛋鸡扒等等。推荐浓浓南洋风味的臭豆炒饭,炒饭铺着酥炸江鱼仔,饭粒有黄姜和辣椒粉的香味,重点是臭豆给得很多,香辣诱人。
Blk 374 Bukit Batok East St 31
01-192 S650374
https://www.facebook.com/AirPasangSeafood/




香美粤式烧腊
武吉巴督中心经营30年的著名烧腊档,经常大排长龙。不想在那里人挤人,可以光顾附近的这家新店,刚在去年开设,知道的人还不是很多。
老板侯顺平解释,原本的地点人潮很好但空间有限,来到新地方拥有整间店面,可以有更好的发挥。老档新店都是由老板亲力亲为两边跑,摊位设有大烤炉现烤现卖。传统风味的烧鸡、烧鸭、叉烧、烧肉等等,都很受食客欢迎。
来到新店推出更多选项,如云吞面、咖喱鸡面、怡保河粉等等,最推荐的是鸡饭套餐,鸡饭做法源自著名酒店厨师,套餐附带每日时汤,有咸菜汤、花生鸡脚汤等等,每日更换。
Blk 395A Bukit Batok West Ave 5 #03-06 S651395
Blk 640 Bukit Batok Central #01-40 S650640

爱茶(iTea)珍珠奶茶
吃饱路过停下脚步,来一杯珍珠奶茶解馋消暑。2011年登陆新加坡的iTea,目前在全岛各地有40多家分店,进驻武吉甘柏已有近十年。招牌上的新品有杨枝甘露、Coco Shake,店员推荐的人气选项是寒天水蜜桃绿茶,其他热销口味还有黑糖珍珠奶茶、芋泥波波奶茶、芦荟百香绿茶等等。
Blk 372 Bukit Batok Street 31, #01-366 S650372
https://www.itea.sg/
水果大本营


鼎峰榴梿站Top Durian Station
鼎峰从裕廊西的一个临时档口做起,与顾客建立起良好关系,如今在全岛各地已有多家店面,4年前进驻武吉甘柏。每逢榴梿旺季,各式各样的诱人榴梿摆满商店门口,排起长长人龙。
鼎峰在新山和彭亨州都有自己的榴梿园,确保货源足够。榴梿品种包括黑金、猫山王、红虾、D13、D24等等。除了实体店面,鼎峰也通过面簿直播和网购平台接订单,疫情时期大受欢迎。榴梿淡季的寻常日子,店里也售卖各种时令水果,如黄梨、木瓜、火龙果等等,应有尽有。
Blk 372 #01-350 Bukit Batok St 31 S650372
https://www.facebook.com/Topdurianstation/


新加坡榴梿男孩SG Durian Boy
无人不知的榴梿名店,全岛拥有20多间分行。店名主打榴梿,其实也批发和零售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新鲜水果。店员指出,除非是很冷门的水果,否则都能在店里找到。最受顾客欢迎的是新鲜切片水果,预先切片包好一目了然,如蜜瓜、芒果、番石榴、水蓊、红毛榴梿等等,选择众多,适合小家庭或个人享用。
榴梿旺季时,同样是品种多样,如猫山王、金凤、红虾、D13、苦王等等。也有网购平台,可上网选购下单。
Blk 372 Bukit Batok St 31 # 01-378 S650372
https://www.sgdurianboy.com.sg/


达发贸易
1985年开店至今,称得上是武吉甘柏邻里中心的第一代店家。店内主要售卖拜神用品,除了金银纸,也包括了水果、鲜花,提供一站式服务。细小如打火机与拜拜用的小圆饼干,到神像神杯、定制花篮花圈,无微不至。
来到店门前最吸引目光的是色彩缤纷的各种水果,细看才发觉这不是一般水果店。进入店内可以找到不同设计的金银纸、纸元宝、香烛、香油等等,更有趣的是形形色色的纸扎用品,如汽车、电视机、手机、啤酒、衣服等等。
Blk 374 #01-160 Bukit Batok Street 31 S650374



水果护理 Casamela Beauties Spa
美容院也走水果路线,特别推出买一送一促销:3合1水果皮肤护理,特价$88。使用水果精华进行治疗,针对常见皮肤问题如黑斑、干燥、老化、暗疮、黑眼圈、皱纹等等。促销限期一个月,请向店家询问。
Casamela Beauties在此创立已有24年,主打脸部护理服务,为街坊邻里服务建立起口碑,尤其顾客当中有很多马来同胞,经常呼朋引伴一起上门。
Blk 374 Bukit Batok Street 31 #01-212 S650374 电话:6561 2788
【Shop】
巴刹小铺
武吉甘柏邻里中心没有大型湿巴刹,而是以一间间独立小店铺的形式,售卖巴刹常见的生鲜鱼类、肉类、蔬菜,形成独特的干/湿市场。



新水小型巴刹 Sin Chwee Mini Mart
武吉甘柏邻里中心最悠久的海鲜水产店铺,一大特色是能够找到一些马来人爱吃的鱼类,如鸡鱼(Ikan Ayam)、材鱼(Ikan Tonkol)、土虱鱼(Ikan Semilang)等等。海鲜由老板自家经营的批发商直接进口,所以也能找到华人顾客爱吃的鱼类和比较高档的进口海鲜,每天有百多种海鲜,还供货给附近的餐馆和咖啡店。店门口设有一台自动贩卖机,产品每天更换,方便顾客随时购买。
新水也设有电商平台Tankfully Fresh,品类众多,每天更新菜品。顾客随时上网选购下单,隔天就能收到新鲜的海鲜与渔获。
Blk 372 Bukit Batok East St 31 #01-398 S650372
网上卖海鲜:https://www.tankfullyfresh.com/




Nabesa Trading Mini Mart
马来杂货店,在这里经营已有15年左右。之前只是巴刹里的无名小店,去年由第二代摊主Alif接手,才正式以母亲的名字命名,挂上Nabesa的招牌。店内售卖一日三餐所需的食品杂货,如米粮、罐头、干货、酱料、调味包等等,琳琅满目摆满整个店面,品种不计其数。
店内最畅销产品是咖喱粉,根据顾客要求进行调配,如咖喱鸡、黄姜粉、肉类、鱼汤等,都是来自Alif母亲的家传配方。Nabesa如今也推出自家产品,目前有3种酱料,可用来腌制沙爹、炸鸡、烹煮rendang等等。
Blk 374 Bukit Batok East St 31 #01-230 S650374
邻里探店



丰源家具行 Feng Yuan Furnishing
丰源已有30年历史,28年前从蔡厝港搬到现址。小小的邻里商店朴实低调,老板娘说,从早期没有冷气逐步提升,产品走经济耐用的路线,也提供装修服务。
丰源没有生产自己的产品,顾客若有要求可提供定制,款式简单不花俏,适合普通家庭长久使用。产品有床架、床褥、橱柜、办公椅等等,来自马来西亚、印尼、中国各地。顾客大多为邻里街坊,也因为口耳相传,吸引其他地区如义顺、后港等等的居民大老远过来光顾。
Blk 376 Bukit Batok Street 31 #01-110 S650376



举辉金碹行Kee Fee Jewellery Goldsmith
1977年创于武吉知马上段十英里,1987年代迁入现址,也是武吉甘柏邻里中心最早的一批店家,与邻里居民建立起很深的情谊。店内目前还是家庭式经营,第二代的儿子女儿都在店里帮忙。老字号有很多老顾客,甚至是搬到其他地区,或是儿子、孙子结婚,还会特意回到这里来购买。
店内专卖金饰,款式与类型众多,包括项链、手链、手镯、戒指等等。基本上马来顾客喜欢比较亮眼的款式,华人偏向简单耐看的设计,店内两方面都兼顾,顾客也可定制自己喜欢的款式,逢年过节更是门庭若市。由于生意很好,货源走得快,能够不断推出比较新的款式。
Blk 375 Bukit Batok Street 31, #01-138 S650375
https://www.facebook.com/keefeejewel/

Offer & Save Department Store
一站式邻里百货商店,创于1997年,在全岛各地有多家分店,进驻武吉甘柏已有多年,如今也朝网购发展,在Lazada设有电商平台。店面格局有如迷你超市,一排排架子上分门别类,罗列着各种日常所需的生活物品,从电池、灯泡,到厨具、清洗用品等等。门口还有一台钥匙机器提供配钥匙服务,单是钥匙款式就有上百种选择。
Blk 375 #01-132 Bukit Batok St 31 S650375
https://www.facebook.com/offerandsave/


龙庆洋服 Leng Keng Trading
创于1988年,是本地老字号手工裁缝店,除了量身定制男生西装之外,也提供修改衣服服务,以优越的手工见称,1997年迁入现址拿下整间店面,目前由第二代老板接手,母亲坐在裁缝机前低头工作,不时与路过邻里街坊亲切招呼。
店内可量身定制所有类型服装,包括全套的西装外套,以及马来人的传统服装。顾客以男性为主,店内基本上不为女性量身,但女性顾客可自带尺寸图样,要求店家裁制出自己想要的样式。由于传统裁缝店已经越来越少,这里的顾客也从附近居民延伸到全岛各地,而且越靠近各族佳节,生意越好。
Blk 373 Bukit Batok St 31 #01-246 S650373. 电话:6569 3018
补习中心

泛乐学堂 Fun Learners’ School
2005年于武吉巴督创立,十多年来已开设多家分店,也拓展至海外市场。教学方式以学校课程为主,再以教学目标设计的游戏为辅助工具,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这里的老师也负责编写学校课本,创办人钱进扬本身就是科学课本作者。
中心里提供6岁至17岁的各科补习和假期班,一大特色是颠覆传统课室模式,结合线上与线下学习,学生先通过视频在线上准备课业,再到中心里与老师面对面学习。
Blk 371 Bukit Batok St 31 #02-328 S650371
电话:6567 3208/ 8938 3689 (whatsapp)
https://funlearners.edu.sg/

卓希教育中心JustEdu Learning Centre
创于1999年,目前在全岛各组屋区拥有11间学习中心,业务也拓展到香港和马来西亚。提供从小学到初院的各科目补习课程,编程课,以及小一至小六的学生托管服务。负责老师指出,这里的托管服务不只是照顾学生课后的生活起居,也注重培养创意和灌输道德价值观。托管时间充分利用,不设睡觉时间,确保学生在中心里做完功课,回家后可以好好休息。
中心平时紧跟学校课程,学校假期则开办创意工作坊,最特别的是魔术课程,利用数学与科学原理来学习魔术,寓教于乐。
Blk 373 Bukit Batok St 31 #02-246 S650373
电话:6567 0600/ 8546 6318 (whatsapp)
https://www.justedu.com.sg/
【interview】
从渔港到餐桌

吴添水在武吉甘柏经营新水小型巴刹以及Air Pasang Rumah Makan,从进口、批发到餐饮,也从实体商店走向网络平台,鼓励邻里商店一起数码转型,与时并进。
武吉甘柏商联会会长吴添水(60岁)从小生长于大士渔港附近,经常跟着父亲出海到奎笼去玩,长大后到母亲的鱼档帮忙,1990年自立门户在武吉巴督创立新水小型巴刹,1997年迁入现址,售卖各种生鲜鱼类。吴添水说:“我不认识字,但我认识鱼,很了解这门生意。”十年内不断扩大业务,2003年还顶下咖啡店创立Air Pasang Rumah Makan海鲜煮炒,形成从进口、批发到餐饮的一条龙业务。
从渔港进货的海鲜,来到小型巴刹进行处理,卖给邻里消费者,也在自己的煮炒档口供食客享用。
为了进一步开拓销售渠道,2018年在儿子吴杰敏的协助下,创立了网络平台tankfully fresh,上网卖海鲜。吴添水说:“传统商家要想办法把产品卖出去,一定要转型。网购平台从20年前就有了,但冰鲜海产不容易做到。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鱼,所以上网卖鱼必须重新归类,不秤重,以最方便消费者的形式售卖,一目了然。”
网购平台在疫情间引起广泛的兴趣,运作流程与业务稳定下来后,吴添水还想进一步拓展B2B业务(企业对企业),整合资源,把处理好的产品卖给巴刹里的鱼贩。他说:“传统做法大小事务都必须亲力亲为,起早摸黑,太辛苦,年轻一代也不愿意接手。如果能够由批发商整合处理,可以省下鱼贩一半的时间,年轻人也比较能够接受。”
老行业结合新思维
吴添水凭着过来人的经验,推己及人,希望能够起带头作用,鼓励老一辈的传统商家与时并进。
他从1997年到此开店,1998年就加入武吉甘柏商联会,20多年来邻里间和睦相处,感情融洽,弥漫浓浓甘榜精神。2020年的疫情期间义不容辞,接下会长的棒子。过去2年多来投入不少心思,在疫情限制下举办了一些小型的节庆活动,也鼓励和协助邻里商家在艰难时期数码转型。
他说:“我们要保留老行业,同时也要和新思维结合起来。我很幸运有儿子的协助,对数码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了解如何面对消费者的需求,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也获得国会议员的支持。”
商联会接下来还会带领商家居民在线上或线下一起做活动,包括在组屋电梯媒体宣传、举办市集与幸运抽奖活动、中秋节庆祝等等。吴添水说:“邻里要有甘榜精神,老行业也要多多与年轻人沟通,让社区邻里热起来。”
和谐共处发挥甘榜精神
武吉甘柏的一大特色是多元种族面貌,每逢各族节庆都张灯结彩,当中以开斋节亮灯最为成功,吸引西部的马来人纷纷到此采购佳节物品,从而又吸引到更多马来人到这里开店。第374座组屋有90%是马来商店,当中吴添水的Air Pasang Rumah Makan更是少数由华人老板经营的清真认证美食。
取名“Air Pasang”,意思是涨潮,源自他的名字“添水”,Rumah Makan意思是回家吃饭。
当初为了多卖自家海鲜顶下这家咖啡店,收购时卖的是马来食物,后来试过改卖中餐,过去十年来走本地煮炒路线,人气菜品有咖喱鱼头、烧烤魔鬼鱼等等,华人和马来人都能够在同一屋檐下开怀享用。吴添水说:“我们有华人厨师也有马来厨师,甚至还有个越南厨师,不分种族。邻里组屋区本来就是不分彼此的,从甘榜时代延伸到组屋区里。种族和谐不是靠政府来推广,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Text+Photos:黄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