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姐:最近听闻我爸爸的两个亲戚都患了肝癌。肝癌是家族病吗?有多普遍?怎样预防?

医学界能明确指出的患肝癌因素有三个,一是酗酒导致肝硬化,进而演变成肝癌;二是B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三是C型肝炎病毒(简称丙肝)。
肝癌显然是少见的能预防的癌症。少喝酒,便能避免酒精破坏肝脏,肝不会硬化也不会患癌。
新加坡目前最常见的致肝癌因素是乙肝。
乙肝是一种病毒传染病,最大的祸害是会破坏肝细胞,导致肝硬化,或者使肝脏生出恶性肿瘤。这两种肝病,都会导致肝脏失去功能,以致肝脏衰竭和丧命。
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是在生产过程中,由母体把病毒传给婴儿,或者是从体液的传送如输血和性行为染上这种病毒。
乙肝一般不会立即发病,可以潜伏20年后才大量繁殖而袭击肝脏。很多带原者是在例常验血时,才发现乙肝病毒已经躲藏在体内。
年轻人成为乙肝病毒带原者今天已经很少见,因为新加坡政府从1987年10月开始,就实施全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注射计划,因此新一代国人染上乙肝病毒的概率已经很小。不过,今天的中老年人成为带病原者的比率还是值得警惕的。
那些还不曾注射乙肝疫苗的,应尽早注射。注射了疫苗,就不会染上乙肝而成为带原者。

须定期验血
那些已证实的乙肝带原者,须定期验血,以确定体内的乙肝病毒是否正在大量繁殖。
乙肝开始繁殖时是不会产生任何症状的,如果病人感觉腹痛、黄疸、脚肿或者神志不清,乙肝其实已经严重损害到肝脏。
潜伏体内的乙肝病毒什么时候恢复活跃,只能通过验血测知。假使验血测定病毒数目没大量增加,带原者便只需6个月后再检查一次。
假使病毒已经活跃起来,病人就须服药,以抑制病毒繁殖。
抑制病毒繁殖目的是要保护肝脏,免于肝硬化或者患上肝癌。抑制乙肝病毒的药物,需每天服用一次,可能需持续服用两年。药物的副作用很轻微。

治疗丙肝有新药
20个月之前,丙肝的治疗效果是很不理想的。不过新加坡卫生科学管理局现在已批准医生使用一种新发明的药物,以遏制丙肝病毒的繁殖,从而预防肝癌发生。
医生如果要治疗丙肝,需为每个病人向当局提呈使用这种药物的申请。使用这种药物的疗程是12个星期,费用最少十多万新元。不过,疗效很显著。
新加坡患丙肝的人原本不多,不过,随着外来人口增加,临床上见到的丙肝病人也多起来。C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法与B型肝炎相似。
根据新加坡癌症登记处2009至2013年的统计,肝癌是新加坡男士第四普遍患上的癌症,每年平均有422个新病例,即每天最少有1人被诊断为肝癌患者。肝癌还是男性死亡率第三高的癌症。此外,肝癌虽然不属女性常患的十大癌症,死亡率却高居第四。

主答医生:
陈耀明医生
伊丽莎白医院肠胃肝胆胰手术专家

更多详情刊载于484期(2015年3月1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