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量
脂肪肝新技术

脂肪肝是什么?人的肝脏都含一定数量的脂肪,肝脏所含脂肪只要不超过肝脏重量的5%,对健康便无碍,超过5%就算患了脂肪肝。脂肪肝可能导致肝炎和肝硬化,有生命危险。
新加坡患非酒精性脂肪肝人数有上升趋势,与西方国家无不同,饮食和生活方式扮演了重要角色。患非酒精性脂肪肝者,如果也超重和患糖尿病,便容易发生肝硬化或结疤而演变成肝癌。
新技术准确性高
假使出现脂肪肝迹象,有时需要作活细胞化验,以测量肝脏里累积的脂肪细胞数量、发炎造成的损害,以及纤维疤痕组织有多少。不过,现有的估算脂肪细胞方法,有时却不能判断脂肪肝所处的阶段。
现在使用的技术,是病理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肝组织样本以估计脂肪的数量,从而把脂肪肝病情大体分为4个阶段,即:0至5%,没患脂肪肝;5%至33% 患轻度脂肪肝;33%至66%,中等程度脂肪肝;超过66%,严重脂肪肝。虽然大部分的活体细胞化验结果能清楚划分阶段,有些情况则不那么清楚。比如,脂肪肝的估计介于65%至66%,应该判断为中等还是严重程度的脂肪肝?应该怎样治疗病人?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加坡中央医院一组临床医生,已经发明了一种自动化计算方法。在一项研究里,他们发现这种测量法得到的分析非常准确,并能保持一致性。这种测量涉及一种称为二次谐波显微的光学显微技术,能快速产生细胞组织的数码影像。这组医生便能利用所设计的电脑计算程序或方程式,发现和计算脂肪细胞的数目。
新加坡中央医院肠胃与肝脏科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郑必有副教授说:“这项研究很重要,这是第一次使用二次谐波显微来估算肝脏脂肪。它能成为一种辅助性工具,有助于使得脂肪变性的数量分析标准化。”
目前使用的黄金标准流于主观,胥视病理学家的经验和知识,而新方法标准化,能以精准的百分比呈现估量。郑必有副教授指出,这在进行试验时尤其显得重要,因为准确的数量很关键。

样本不够多
这组医生是在2006至2016年期间,对新加坡中央医院的86名诊断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或慢性B型肝炎病人进行肝脏活细胞化验。他们比较了使用二次谐波显微新方法来测量的脂肪肝数字,与3名病理学专家的估算,发现两者差别不大,显示自动化的二次谐波显微估算法的准确性。
肠胃与肝脏科高级顾问医生吴文美指出,由于所取得的肝组织样本相对不够多,而且都来自同一家医院。因此,正在计划展开的进一步研究,将会从多几家医院取得数目更多的肝组织样本。吴医生是相关研究报告的领头作者。
与此同时,这组医生也和新加坡标新局属下的DxD中心合作,在中央医院的临床实践里推行计算法;也和国际研究专家合作,使用二次谐波显微法来估量脂肪肝疾病的其他特征。
不过,组织病理学科顾问医生廖伟强指出,虽然“这种辅助性工具能协助病理学家更精确地估算肝脏的脂肪数量,并去掉祯间和祯内观察的差异”,却还不能取代病理学家的作用。新方法的设计,可能是为了发现脂肪肝的特点,但是首先它却不能分辨所化验的活细胞,是属于脂肪肝的组织或者是其他组织。
这组医学家是在2019年2月27日发行的《科学报告》,刊登了这项研究报告。《科学报告》是医学界的一份重要杂志。这篇报告的其他作者包括新加坡中央医院肠胃与肝脏科陈志杰教授、组织病理学科的林洁锋副教授和尹伟杰高级顾问医生,以及国大杨璐龄医学院生物统计学博士沈亮(译音)。
这组医生能在估量肝脂肪的工作上取得突破,还因为他们较早时已和医药科技公司HistoIndex 私人有限公司及DxD中心合作,使用二次谐波显微法,对染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疤痕进行评估,以判断是属于脂肪肝的哪个阶段。
知多一点点
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患者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
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成正比,在肝内过多的脂肪被移除后症状可消失。临床上以肝肿大为最常见体征,其次为肝区痛及压痛。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重症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偶见脾肿大。部分患者可以伴有维生素缺乏表现,如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等。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戒酒和治疗1个月左右时,肝内脂肪减少,轻者数月后消失,重者1到2年消失。


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外,所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除可直接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和移植肝复发外,还可影响其他慢性肝病的进展,并参与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

受访专家:
廖伟强顾问医生、郑必有副教授、林洁锋副教授、吴文美助理教授、陈志杰教授和尹伟杰高级顾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