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疫情影响,为了减少相互传染,政府要求人们出门必须戴口罩。然而部分敏感体质者或原来有咽喉不适者如咽干、咽痒、有痰、疼痛等,长时间戴口罩会感觉不舒服。这里介绍几款药膳,以缓解不适。

文章提供:
赵和庆医师
资深中医
赵和庆中医诊所
电话:64489080/62252366

辨证施膳

1、风燥

咽干,鼻干,口渴,遇风加重;痰少而粘。伴便秘,尿黄。脉浮。

推荐药膳:
百合冰糖蒸黄水梨

材料:黄水梨(大)1粒,百合(生)30克,冰糖适量。
功效: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百合为润燥清热,安神美容,益气之佳品;冰糖则可生津止渴,润肺化痰,去脂降压。全材具有生津润燥,化痰利咽之功效。
制作:将梨洗净,留皮(不削皮),切成8片,去核。装入盘中,将洗好的百合置于梨上,加入冰糖适量。入蒸锅,大火至水沸,改小火,蒸20分钟。吃梨喝汁。

2、风热

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咳嗽痰黄。伴寒热头痛,脉浮数。多见于疫情期间,长时间在户外巡查的壮实之人。

推荐药膳:
桑菊薄荷甘草茶

材料:桑叶、菊花各10克;薄荷、甘草各5克。
功效:桑叶、菊花,疏风清热,宣肺止咳;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疏肝;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全材具有祛风清热,化痰利咽的功效。
制作:将上4味清洗干净,开水冲泡,当茶饮。

3、肺肾阴虚

咽干痒反复发作,睡眠不足时加重。咽喉稍肿,色暗红。疼痛较轻,或吞咽时觉痛楚。时有低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推荐药膳:
参麦银耳枸杞羹

材料:南沙参15克,麦冬10克,枸杞子15粒,银耳(白木耳)1朵,约30克,红枣3粒,冰糖适量。
功效: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银耳,益肺肾之阴,生津止咳;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全材具有滋阴生津,润养咽喉的功效。
制作:将白木耳掰开,去杂质,清洗;温水浸泡1小时备用。清水2000毫升,煎煮沙参、麦冬半小时,去药渣,留汁。纳入清洗干净的白木耳和掰开的红枣,微火炖半小时,加入洗净的枸杞子,再煮5分钟。加冰糖适量,喝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