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冠状动脉疾病,是夺走最多新加坡人性命的疾病。患上这种疾病的人,有患上心绞痛和心脏病猝发的风险。
有好些因素会增加患上冠状动脉疾病的概率,它们可分为不能改变的因素和有可能改变的因素。有可能改变的因素是指,改变这些因素就能降低患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性。

5种不能改变的因素

1 年龄

年纪越大,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越大,患上心律失常的概率也越高。女性进入更年期,身体缺少雌激素,患上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的风险也上升。

2 种族

新加坡的研究显示,南亚人患冠状动脉疾病的比率最高。南亚人患冠状动脉疾病的比率是华人的3倍,马来人的比率则是华人的两倍。

3 性别

男性患冠状动脉疾病的比率,比女性高出3至5倍。不过,当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她们患病的危险便上升了。在停经5至10年后,患病的概率与男性相似。

4 遗传

如果你的亲属,年纪轻轻便有患上心脏病的病历,那么你患心脏病的风险便提高了。某些因素如高脂血症是会在家族里遗传的。

5 停经

女性进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会降低,患心脏病风险就增加。她体内的生物化学特征会发生变化,甘油三酸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上升。这就会使女性更容易患上冠状动脉疾病。

8种可以改变的因素

1 抽烟

抽烟者发生心脏病猝死的比率,要比不抽烟者高2至3倍。年龄在65岁以下死于心脏病者,约40%是烟客。抽烟也会引发高血压、血管疾病、癌症和肺病。

2 高血压

这是导致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假使不治疗,会导致心脏衰竭。高血压也是导致中风的常见因素。

高血压很少出现症状,不过,如果血压非常高,却可能导致严重头痛、晕眩和视力模糊。

每年应测量血压一次。只稍微升高的血压,能通过减轻体重、运动和减少盐摄取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假使生活方式的改变无效,病人就需接受药物治疗,而且此后终生都得服药。

3 肥胖

肥胖者比体重正常者(如果不存在其他患病因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比较高。他们的血压会升高,血液中含有的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比率会增加,此外,好胆固醇的比率会降低。

虽然家族遗传和环境,与肥胖的形成有关系,如果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就能改善这些后果。控制好体重,减少热量摄取,饮食只含少量脂肪,经常运动,便能把体重保持在标准范围。

4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糖尿病病人患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的风险要比常人高2至4倍。糖尿病病人,也常患上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坏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酸酯升高、体重超重、好胆固醇下降。

治疗糖尿病的目标是把血糖控制在健康水平,患者应注重饮食健康,也须控制好其他风险因素如高坏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酸酯,此外,还应经常运动。

5 少动的生活方式

生活不活跃少运动,便较容易患上心脏病。经常运动,能改善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提升好胆固醇的水平。

保健促进局建议每星期应进行中等激烈程度的运动150分钟。成人开始运动,开始时应放慢速度,然后慢慢加速。复原中的心脏病病人,原本少运动的,年龄40岁以上的,假使要开始运动,应该先向医生咨询。

6 压力

人受到压力,便可能表现为生气、惊慌和激动,这样便会迅速导致血压升高。如在一段时间里经常承受压力折磨,患上高血压的风险会升高。

压力会导致心跳、头痛、失眠和消化问题。长期感觉压力大者,容易引起心脏病猝发。情绪压力会使得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得心脏更用力泵血,导致血管变狭窄。

7 高胆固醇

坏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累积更多脂肪斑。好胆固醇能除去细胞里的油脂,这样油脂就不会沉淀在动脉里成为斑块。

要保持血管健康,应尽量把胆固醇总含量降低,避免多余的胆固醇累积在动脉里。沉积在血管的斑块会变硬,妨碍动脉血液流通,因而提高心脏病猝发的危险。

我们须定期检查血液里的胆固醇含量,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假使评估有患上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医生就会提供药物治疗。

8 喝酒

喝酒是双刃剑。适量喝酒,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过量喝酒,酒精对心脏和其他器官都会造成伤害。

喝酒过量,酒精会伤害心肌,引起心律不齐。过量喝酒也会造成体重增加、血压升高、增加中风和患癌的危险。

喝酒应适量。男士每天不可超过2个标准量,女士不可超过一个标准量。一个标准量,是指一瓶普通啤酒(330毫升);或半杯(100毫升)红酒;烈酒则最多30毫升。

撰稿:
胡启明医生
莱佛士医疗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