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谈:
肠胃疾病与大肠癌

西医疗法
受访西医:
韦俊韬医生
Liver &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Centre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
电话:67343554
医生建议50岁以上的健康人士,每三年做一次肠道内窥镜检查,如长有息肉,可能产生癌变,应及时将息肉切除,防范于未然。
肠癌筛查及预防 (Colon Cancer Screening)
大肠癌是本地最常见的癌症,发病率在本地是第一位,男性最容易患的癌症就是大肠癌,在女性患病率中,仅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肠癌的症状包括肠道阻塞,大便出血、腹痛、无故消瘦等。从癌前病变到大肠癌,需要长达10年的时间,所以早期的筛查很重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也可以提高治愈率。
肠胃及肝脏专科医生韦俊韬解释,肠道的筛查一般分两种,最简单的就是大便隐血检查,这在一般的家庭诊所或者综合诊疗所都可以进行,费用大约20新元左右,对于50岁以上的人,医生建议每年应该做一次大便隐血检查。如果这个检查呈阳性,那么可以再去看专科进行内窥镜检查,由医生进行评估风险。这个检查的弊端是,不是所有肠癌都会出现出血的症状,而如果大便里检测到血液, 往往也是病情比较严重了。
肠道内窥镜检查
第二个筛查方法是肠道内窥镜。医生建议50岁以上的健康人士可以每三年做一次,内窥镜费用高,大约2000新元。韦医生说,肠道内窥镜是将一根大约手指大小、1.5米吃长的管子从肛门伸进去肠道查看,检查是否有息肉等,小小的息肉一直长大的话,可能产生癌变,当癌细胞冲破肠壁扩展到外面,就更加危险。但是,这个过程可能会长达10年。所以医生在进行内窥镜操作时,如果发现息肉也可以及时将息肉切除,防范于未然。
对于有肠癌家族史的人来说,更应该重视肠癌的筛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患癌是基因、环境和自身免疫系统不平衡的结果,家族病史、严重肠部疾病和肠道息肉过多都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另外,如果本身之前得过大肠癌,将来再得的风险也会增加,抽烟、肥胖、摄取过多的红肉和加工肉类,以及糖尿病患者,患大肠癌的概率会更高。
中医疗法
受访中医:
杨玲医师
庆德堂-体育城分店
电话:67021380
在食物烹煮配料里可适量加入葱、姜、蒜、八角、花椒、肉桂、茴香等,能增强消化系统功能,达到预防疾病效果。
肠胃保健及其疾病预防
肠胃一般指消化系统的胃和小肠、大肠部分。胃和小肠是营养吸收的核心,人体需要的营养几乎都需要经过肠胃。肠胃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根据中医理论基础的藏象学说,肠胃属于“腑”,与“脏器”脾互为表里,同居中焦,有经络互相络属,从而构成脏腑相合的关系。其中,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脾胃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营养的输布,滋养全身,故脾胃也被称为人体的“后天之本”。
肠胃的保健
肠胃保健要从日常做起。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就是对肠胃最好的保健——肠胃功能强,营养吸收好,身体就健康。
健康进食习惯包括:
- 正餐七分饱。俗话说的好,“要想人体安,需要三分饥和寒。”每次正餐最好只有七分饱,给胃部足够的蠕动空间来把食物揉碎,小肠的吸收功能就会比较强。
- 细嚼慢咽。减慢进食速度,增加咀嚼次数,使食物最小颗粒化,也能够加强小肠的营养吸收功能。
- 多进食新鲜、易消化的食物。用餐时避免辛辣刺激、煎炸和冰冷的食物,减少肠胃负担。
- 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中医认为“肝郁气滞”就会“犯胃”。轻松愉快的情绪则会增强肠胃的营养吸收功能。与此同时,身体的免疫力和细胞修复能力也会相应加强。现代医学实验也证明,心情郁闷会影响胃动力和消化酶的分泌,使消化系统功能受影响。
肠胃疾病的预防
新加坡的气候是常年夏季,气温变化小,空气湿度大,生活和工作多在空调冷气环境。处在这样环境的人体多见食欲差,并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长期以往会形成内湿困脾,肠胃虚弱,运化失权的情况。为了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除了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均衡的营养搭配外,在食物烹煮配料里可适量加入葱、姜、蒜、八角、花椒、肉桂、茴香等。这些食材有健脾胃助消化,芳香化湿的作用,并能增强消化系统功能,达到预防疾病效果。再次给大家推荐两个食疗方:
红枣决明子姜茶
红枣5粒掰碎,决明子5克,新鲜生姜2,3片。
用开水冲泡当茶饮,可以每日饮用。
白萝卜排骨瘦肉汤
白萝卜一个,排骨或瘦猪肉500克,生姜5小片,青葱2、3根。
先将排骨或瘦肉洗净,沸水除沫清洗干净,上锅加适量水煮滚后,用小火继续炖煮30分钟,再将白萝卜切成块状,加入汤中,等汤再煮滚后中火继续煮15分钟,放入生姜和葱段和适量盐即可。每周可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