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加速?全身发抖?心里发慌?
压力是什么?
压力是我们每天挂在嘴上说的事。每天都会听见朋友或亲人埋怨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压力。然而,许多人或许并不理解有关压力的各种内容:有什么症状和征兆?如何在体内产生?压力如何既帮助又妨碍我们的生活?
以下是樟宜综合医院身心保健计划临床心理学家Stefanie Cai对这个课题的解释。
什么是压力?
我们一般把压力比喻为一种影响到我们心理和情绪的压迫感。但由于我们的心理和生理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压力也可以影响我们的生理功能。
你第一次与异性约会时曾否感到心跳加速?又或者在上台演讲前发现自己全身发抖?你或许也听说过“心里发慌”这句话来形容紧张的感觉。这些熟悉的例子,正好说明我们的心理和生理都能感受到压力。
在面对压力时,身体会产生大量激素,这是我们人体回应压力的方法。这些激素促使我们做出“战斗或逃离”的举措,以帮助我们应付所面对的挑战。古时候,这种具适应力的反应,帮助保护先辈们不被捕食者所伤害,也能逃过具有生命危险的其他威胁。
在挣扎着该进还是该退时,身体会释放出激素,从而使得心跳加速和血压上升。这将促进血液循环和提升能量来帮助应对眼前的威胁。此外,身体会自我调节对于压力的反应。当压力解除和激素分泌量开始下降时,心跳和血液也会跟着恢复到正常状态。
压力也是动力
压力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东西。事实上,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压力才能够表现得最佳。它使你每天早上愿意起床,也是推动你完成当天活动的动力。然而,当你觉得生活中的各种要求或压力让你应接不暇时,那压力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压力可以是在短时间内产生的,如去考试或在众人前演讲,但压力也可以是慢性的,如应付长期的钱财问题和就业问题。当你在长时间里被这些问题“淹没”时,体内的“战斗或逃离”反应机制或许会长时间被激活。
不受控制的慢性压力可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不育和肥胖。压力也会使得呼吸变得急促。对于那些有哮喘类肺部毛病的人,不是一件好事。有研究显示急性压力,如丧失亲人,可引起哮喘发作。
压力的导因
许多人通常会由于面对某种情况或“刺激物”而感到有压力。导致压力产生的事情并不一定是负面的,虽然我们经常会把压力的导因和不幸的事联想在一起,如失去亲人、与他人发生冲突,又或者是健康出现问题。但压力也可以由一些看似正面的事情所引起,如有新的配偶、换工作,又或者是准备去度假。
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都可以导致压力产生,而以上所述只是几种有可能刺激身体做出压力反应的情况。所幸,我们人体有一套独特的方法来发送警告信号,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压力程度已经到了不健康水平。
压力的症状
对于常见的压力症状和征兆有一定的认识是很重要的。就像交通灯的橙色讯号一样,这些症状会警告我们必须慢下脚步和观察压力的程度。压力可影响到我们的身体、行为、认知功能和情绪。
了解到压力普遍所引起的生理、行为、认知和/或情绪症状,将有助你理解不断烦扰着你,但医生却无法给予医疗解释的生理症状。
或许你现在应该暂停一下,问问自己承受的压力程度是否太高了。你也应该想想,是否由于长时间处于高压力状态而感到抑郁或焦虑。
这些症状便可能是你身体里的交通灯正要转成橙色的征兆,它警告你必须放慢脚步、辨识压力的来源和采取行动缓解压力。减低压力的程度不仅会让你感觉更好,还可以长期的保护你的生理和精神健康。
积极应付压力
虽然我们未必能够完全控制导致压力产生的因素,却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付压力。
压力管理指的是掌握好自己的生活习惯、积极应对或看待具挑战性的状况,以及在有需要时寻求帮助。
身心保健计划临床心理学家
樟宜综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