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开车
危险!
血糖的水平如果是4.0毫摩尔/升,便算是低血糖,会使人头晕、容易激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并妨碍及时反应。其他症状包括颤抖、大量流汗、心跳加速、头痛,手指、嘴唇或舌头发麻、感觉饥饿或者作呕。如果低血糖不治疗,症状会更严重,患者会变得衰弱、不能走动、视线模糊、神志恍惚、举止异常、讲话不清楚甚至失去知觉。
糖尿病病人开车,如果出现低血糖,就有可能对自己和其他公路使用者构成安全威胁。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水平低过正常水平。这种情形会发生在任何糖尿病病人身上,不过,某些病人较容易发生,包括注射胰岛素和服用某类降血糖药如磺脲类药物者。
如果病人很活跃,逛街购物、运动、少吃一餐、或者吃得分量比平时少,血糖降低的风险就会增加;又或者他们有其他病症如肾脏功能障碍,所服用的药物便可能提高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又或者服用了那些会引发睡意的药物,都会造成危险。
低血糖的症状,会导致病人在开车时降低警惕性,忽略交通讯号,因而存在引发交通意外的可能性。
随身携带糖果
血糖的水平如果是4.0毫摩尔/升,便算是低血糖,会使人头晕、容易激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并妨碍及时反应。其他症状包括颤抖、大量流汗、心跳加速,头痛、手指、嘴唇或舌头发麻、感觉饥饿或者作呕。
如果低血糖不治疗,症状会更严重,患者会变得衰弱、不能走动、视线模糊、神志恍惚、举止异常、讲话不清楚甚至失去知觉。
任何人出现以上症状,应马上传召救护车,或请身边人代劳。
假使已经开车在路上,应赶快找个安全地点停车,关掉引擎,并移身到乘客座位。病人这时需要喝下15克能迅速发生作用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汁或葡萄糖片。糖尿病病人应随身带这些糖片。等候15分钟后再检验血糖水平,如果已回升至或超过4.0毫摩尔/升(却低于5.0毫摩尔/升),须再服用15克碳水化合物。
该与不该
司机不能再回到驾驶盘,除非所有症状都消失,而且他已经恢复一些有如心算那样的能力。一般这都需时30至45分钟。
大部分糖尿病病人能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能安全驾驶不会出事故。但是,由于低血糖可能构成的危险,他们应该在开车前和在开车时定时测验血糖,尤其他们是准备长途开车或者延长车程。开车前,应确保血糖水平在5.0毫摩尔/升以上。
以下是新保集团杜克-国大医学院糖尿病中心提供的、有助于开车安全的建议:
糖尿病病人应该:
- 携带血糖仪,检查血糖水平。
- 为了保护血糖仪不会因为太热而损坏,不要把它留在车内直接受太阳暴晒,确保血糖仪能随时提供准确数据。
- 携带能迅速作用和长时间有效的碳水化合物制剂,以纠正低血糖状况。
- 开车前便检查血糖水平,开车途中每隔两小时再验一次。
- 如果血糖水平低于5.0毫摩尔/升,开车前须服用15克碳水化合物,如三片饼干或一块面包。
- 随身携带一张医药提示卡,说明你是糖尿病病人,以便在紧急时外人懂得如何施救。
- 如果有过低血糖病历,患者应接受治疗,除非完全痊愈,须避免驾驶。
糖尿病病人不可:
- 血糖水平低于5.0毫摩尔/升开车。
- 疲倦或者服了会导致昏昏欲睡的药物后开车。
- 喝酒开车。
请携带医药提示卡
申请医药提示卡(Medik Awas Card),并随身携带。这种卡是由新加坡医药协会发出的。卡片上会写明以下个人资料:所患病症、服用药物、对哪些东西过敏、医生名字和联络号码。
有了这张卡,当你出现紧急状况,你又无法向身边人、医生或牙医说明健康资料时,卡便能发挥救人的作用。
有意申请医药提示卡的公众,请上网站:www.sma.org.sg/medikawas查询。
本文取材自新保集团杜克-国大学术医学中心出版的Singapore Health
知多一点点
低血糖
初期可能会有饥饿、发抖、冒冷汗、心跳加快、无力、头晕、嘴唇麻等症状。若不立刻服用含糖食品(如糖果、果汁等),可能导致意识不清、抽筋、昏迷等。
若病人意识清楚,应立即进食含15克易吸收糖分的食品,如:含糖饮料(120-150毫升),或3至4颗方糖或一汤匙蜂蜜。15分钟后测量血糖,若血糖沒有上升,症状未解除,可再吃一次。
若症状一直沒有改善,应立刻送医治疗。如症状改善,但离下一餐还有一小时以上,则宜酌量喝牛奶或食用面包或饼干等。
如果病人无法配合指示或已经昏迷,家属可选择下列方式处理:
- 将病人头部侧放,把巧克力软膏或一汤匙的蜂蜜、糖浆,挤入或灌入病人牙缝中,並按摩脸颊,以利其吸收。每10分钟一次,并立刻送医治疗。
- 肌肉或皮下注射升糖素,儿童约0.5克、成人约1克;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并立即送医治疗。
如何预防?
- 依照医生指示的剂量注射胰岛素和口服抗糖尿病药,且于使用后15至30分钟內进食。
- 进行额外的运动之前,须先吃些点心。若进行剧烈运动,每半小时吃含15克含醣的食物,如半片面包(25克)或一份水果。
- 外出应随身携带方糖、糖果、饼干等,以备不时之需。
高血糖
体內缺乏足夠的胰岛素时,我们所摄取的碳水化合物无法被有效利用,造成血糖过高。若胰岛素分泌极少,体內的脂肪会被分解,形成酮体,而造成酮酸中毒。
若血糖很高(有时超过1000 mg/dl),而且意识不清,但没出现酮体,则称为高血糖高渗透压状态。
原因
- 合并其他疾病,如感染、中风….
- 自行停止抗糖尿病药物
- 饮食过量
- 情绪压力
- 不知道有糖尿病或未能适当治疗
症状
- 口渴、多尿、体重剧减
- 恶心、呕吐、腹痛
- 皮肤干燥、脱水
- 眼眶凹陷
- 心跳快速
- 姿势性低血压
- 神智不清
- 酮酸中毒者呼吸深而快、呼气有水果味
如何预防?
- 遵医囑按时、按量服药或注射胰岛素
- 遵守饮食计划
- 每天运动
- 对高血糖症状,提高警觉
- 定期监测血糖或尿糖
- 按时回医院复诊
怀疑出现高血糖急症
- 立即验血糖
- 若能吞食,多喝开水
- 立即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