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止点周围炎是指跟腱与跟骨连接处发生的炎症,可见于足跟部上方的内或外侧,有的内外侧同时出现疼痛,以酸痛和刺痛为多,有的出现撕裂样疼痛,僵硬,活动后加剧,痛感通常会在清晨或者静止休息后活动时,局部压痛,大多数可以出现轻度肿胀,肌腱受到牵拉时会有强烈疼痛,行走困难,给生活工作带来困苦。

原因
跟腱周围炎患者大都无明显的直接外伤史,多是由于进行下肢负荷过多的跑跳动作时,使踝关节做快速的屈伸,而跟腱同时也受反复强力长时间的牵拉,逐渐使跟腱产生一种疲劳性创伤,也可能因地滑,人体为了平衡,小腿三头肌剧烈收缩,造成在跟腱止点局限性撕裂损伤,因行走,肌肉牵拉反复疼痛,迁延不愈,多见于运动损伤,也可见于生活损伤。拍片可见跟腱钙化或足跟骨刺形成。

1.运动损伤,因为只有在运动的时候跟腱才会受到高强度的作用力,如果在快速的奔跑或跑跳过程中出现崴脚的现象,那么跟腱或止点是很容易受到损伤的,长时间的损伤会逐渐形成跟腱止点炎。

2.当跟腱附近受到外伤和感染的时候也有可能导致跟腱止点炎。

3.对于扁平足患者来说,在活动的时候跟腱承受的压力比一般人要大,所以损伤也会比较严重,长久的慢性损伤很容易导致跟腱止点炎的出现。

4.人们在负重情况下的行走对跟腱损伤也非常大,虽然不会一时间带来症状,但长久的高负荷活动会使跟腱形成慢性损伤,引发跟腱炎。

5.在奔跑时,腓肠肌收缩使足跟抬高,前半足触地。跟腱由于受到反复暴力冲击,特别是运动员每天都要进行 “极限”训练,长期下来引起炎症反应,就会导致跟腱炎。

6.鞋跟太软,足跟在鞋内不稳定,足跟过度移动,会导致跟腱止点的不稳定及负担过重;鞋底过于坚硬,脚趾和脚掌之间的第一跖趾关节不能弯曲;鞋太大,蹬跳时会弯曲脚趾用力抠住鞋底。这些都可能使跟腱承受的牵拉力增加。

中医治疗
1.针灸:选阿是穴,以围针刺,适当补泻手法,也可艾灸。

2.推拿:局部以一指禅推,根据患者耐受程度使用适当力度。也可配合委中、承山、太溪、昆仑等点穴。

3.中药内服:根据病情以清热凉血,利水通络或温经通络,活血养血口服治疗。

4.中药熏洗:川芎30克,一枝黄花30克,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至300毫升,连药渣一起熏,不烫时再泡洗,约20-30分钟,每日1-2次。

5.西医治疗:疼痛厉害日久不愈,需要西医治疗。

调护
1. 尽量不穿硬底的鞋,尤其是皮鞋。从鞋里面将脚后跟稍微垫起1cm,用多层硬纸壳或者现成的足疗用品店买的厚硅胶垫都可以。这样可以减轻跟腱受牵拉的力量。

2. 最少三个月内尽量不做蹦跳的动作。可以进行适当慢跑、中等速度走路、游泳等运动。

3. 每天进行重复多次的提踵(脚后跟)运动练习,原则是练完以后疼痛不会比前一天更重,就可以了。练习完以后如果局部发热需要冷敷,否则可以热敷,帮助康复。

4. 运动前,做好热身伸展运动,在进行身体锻炼时,一定要循序渐进,慢慢加量。要合理安排训练量和强度,避免专项技术训练过多。

药膳
杜仲牛膝鹿筋汤:杜仲20克,淮牛膝20克,川芎15克,鹿筋15克,浸泡2小时后煲汤,喝汤吃鹿筋。

文章提供:

赵和庆 医师
资深中医师
赵和庆中医诊所
电话:6448 9080/6225 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