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针眼的正式名称叫睑腺炎,也称麦粒肿、睑缘疖;偷针眼是它的俗称。小时候得了偷针眼,老人家总说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长大后若发现朋友间有长偷针眼的,总要相互调侃一番。
其实这病和“看了不该看的东西”一点关系也没有。本病是由于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和睑板腺被细菌感染所致,常见的诱因是用不洁的手或手帕(纸巾)、
毛巾擦眼;或过食燥热食品,大便不畅所致。

偷针眼的主要症状是单侧眼睑红肿、疼痛、局部见小硬结,压痛明显。数日后硬结成脓变软,肤色由红变暗以至灰白,脓头在睫毛根部,溃后脓出肿消。虽然一时痊愈,但仍可复发。若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则易遗留疤痕。

此症初起时患眼可有异物感,此时切忌用手乱揉,也不可挤,因为这样轻者可导致细菌向局部扩散,重者会引起脓栓沿静脉逆流入脑,发生致命的海绵窦血栓静脉炎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严肃对待,不要以为偷针眼是小毛病而忽略治疗而致遗憾终生。

饮膳介绍

1. 双花冰糖茶
组成:金银花12g、菊花10g。

调制:水500ml煮沸,入金银花和菊花。再煮5分钟即可。可适当加少量冰糖。

用法:代茶温服。连服3至5日。忌辛辣、煎炸、油腻。

二花冰糖茶有清热解毒功效。方中银花味甘性寒,入肺、胃、大肠经,能清热解表,消肿解毒。此花在中国南北均有分布,初夏采集,以含苞未放者佳。此花早上开时为白色,经阳光晒后午后变为金黄色,黄白相间,故称金银花。银花的记载始于《名医别录》,言其“清热解毒”。

《本草拾遗》亦载:“主热毒,血痢。浓煎服之。”本品对大便不通也有一定疗效,故可治疗睑腺炎及便秘。
菊花分为三种,其一为白菊花,味甘性寒,主补,此病不宜。其二为黄菊花,朵小而圆,味苦性寒,主泻,主祛风清热消肿止痛,睑腺炎初起可用本品。此外还有一种野菊花,朵更小,色土黄,味极苦,清热解毒之力最强。若针眼红肿热痛较甚,可用本品。

金银花、菊花同属花类,既轻清上浮而治头面热毒,又苦寒下行而疗大便不通,有清有泻,有升有降,使病毒邪热从上下分消,治疗急、慢性睑腺炎最效。

2. 凉拌蒲公英
组成:鲜嫩蒲公英200g,香油、盐、味精适量。

调制:用水1000ml煮沸,将蒲公英在沸水中氽一分钟捞出,切成小段,加入以上调味品,作菜食用。亦可选用蒲公英500克,洗净,绞取汁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目赤肿痛、疮疖、疔毒、痈疡等红肿热毒等诸症。蒲公英是在新加坡容易找到的药物,常匍匐在斜坡草地上,开黄色小花。蒲公英性凉,治痈肿热毒之症,可服可敷,颇有效验;凉拌食用,清凉可口,为针眼患者之佐餐佳品。

顺便一提,针灸治疗偷针眼也是立竿见影。把双耳尖消毒后,用粗针或三棱针在耳尖点刺一下,挤出5至6滴血,每天一次,连续3天,一般一周可消肿。

文章提供:

王葆方 医师
中医博士
宝方内科针灸药房
电话:6271 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