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由于常常伴有骨质疏松,所以跌倒更加容易导致脊柱骨折,有的轻微的外伤如扭伤腰部或坐车颠簸等平时认为不可能骨折的外伤,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不能承受的,可以导致脊柱骨折,引起腰背部剧烈疼痛,若不及时治疗,疼痛牵延日久不愈,或残留脊柱畸形,疼痛反复发作。更有甚者,跌倒后脊柱骨折移位压迫脊髓,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或引起下肢不完全运动感觉障碍。

病因
更年期以后骨量逐渐减少,骨强度逐渐减弱,老年人特别是70岁以后,骨质疏松往往比较明显,如果生活不小心跌倒等外伤,使脊柱向前屈曲,或偏一侧即可造成脊柱前侧或偏一边椎体骨折(椎体压缩骨折)。

如果跌倒时暴力较大可能椎体爆裂骨折,骨折移位压迫椎管内神经,出现瘫痪或不完全瘫痪。对一些没有跌倒的外伤如扭伤、乘车颠簸造成的腰背疼痛,尤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些外力对年轻人不会引起骨折,但对老年人就可能造成骨折,避免误诊。有的老人胸椎或者腰椎上部骨折,但表现为下腰部疼痛,也是容易漏诊的,需要注意。

中医认为,老年人肝肾亏虚,筋骨柔弱,加上外力,超过骨骼的承受程度而骨折,骨折后局部气滞血淤,不通则痛。若伤到督脉则下肢运动感觉障碍。

急救搬运:脊柱骨折者从受伤现场运输到医院内的急救搬运方式至关重要,一人抬头,一人抬脚或用搂抱的搬运方法十分危险,因这些方法会增加脊柱的弯曲,可以将碎骨片向后挤入椎管内,加重了脊髓的损伤,正确的方法是采用担架,先使伤员双下肢伸直,使脊柱保持平直状态,平抬到担架上。

垫枕练功:椎体压缩不到1/2的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复位及固定者可仰卧于硬板床上,骨折部位垫薄枕,使脊柱稍过伸,同时嘱腰背部肌锻炼,五点支撑式,使臀部离开床面,随着背肌力量的增加,臀部离开床面的高度逐日增加,1个月后骨折基本愈合,可带支架保护下地少许活动,3个月骨折愈合比较牢固,可去支架逐渐增加下地活动时间。
对骨折不稳定者和合并脊髓损伤,需要手术治疗,如骨折复位、骨水泥填充等。

 

中药治疗

  1. 早期:活血化淤,理气通腑,桃核承气汤加减。
  2. 中期:接骨续筋,接骨丹加减。
  3. 后期:补肝肾,壮筋骨,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
    针灸治疗:华佗夹脊+委中,针刺配合艾灸。

 

饮食禁忌

  1. 注意膳食纤维,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预防便秘发生,特别是早期。
  2. 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病人卧床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病人是不利的,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淡盐水可预防便秘。
  4. 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品,必须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能的供给。
  5. 饮食需清淡、易吸收和消化,应多给他们食用一些蔬菜、水果、鱼汤、蛋类、豆制品等,而且应以清蒸或者炖熬为主,少吃香辣、油腻和煎炸的食物。可以多吃蜂蜜和香蕉等,因为卧床患者大都会出现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排便。

 

药膳
赤小豆竹笋三七汤:
赤小豆100克,绿豆100克,竹笋30克,三七15克。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30分钟,分次食用。适合骨折早期。

三七红花饮:
红花10克,三七15克,当归10克,红糖、白酒适量。先煎红花、三七,后入当归、白酒再煎。去渣,取汁,兑入红糖,分3次食前温服,每日2-3次,连服2-3周。适用于骨折血肿疼痛之症。

文章提供:


赵和庆 医师
资深中医师
赵和庆中医诊所
电话:6448 9080/6225 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