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子
常牙痛!
鲁奶奶: 我的小孙子最近常牙痛,给医生补了牙洞后,却发现牙龈也发炎了。请问我们该怎样留意小朋友的口腔卫生?
有家长认为小孩的乳牙迟早要掉落,不必太在意口腔的卫生。我要提醒的是,乳牙没照顾好,也会影响日后长的恒牙的健康。我们应帮忙小朋友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下是几种小孩容易出现的牙齿问题。
太早蛀牙
小孩过早龋齿的原因不少,最常见原因是长时间让碳水化合物留在口腔,为细菌提供繁殖所需的营养,比如让小孩吸着奶瓶到第二天,或在奶嘴上涂了蜂蜜或牙胶,或让他们的口里总是咀嚼着零食。如果小孩又不刷牙,龋齿就更易发生。此外,导致龋齿发生的细菌能由唾液传播,因此家长如有未被去除的蛀牙,孩子出现龋齿的风险便提高了。
要防止蛀牙,须保持良好的喂食方法,比如不允许他们常吃零食,不要让他们咬着奶瓶到第二天。家长也应减少食物的含糖量,督促他们经常保持口腔卫生。牙齿一长出来,就要每天清洁,可使用婴儿牙刷,和随着年龄调整含氟化物剂量的牙膏。家长自己也应定期检查牙齿,减少把龋齿细菌传给孩子的几率。
家长也应避免孩子使用过多氟化物牙膏,以防新生的恒牙长白点或变色。
吸吮拇指
小孩喜欢吮吸拇指,那是帮助他们放松心情和感觉安全的方法。不过,鉴于吮吸的程度、次数和时间长短,这种习惯对导致牙齿排列不齐的程度也就不同。研究显示,能在三岁前制止他们吮吸拇指,能降低错牙合畸形的概率。家长必须警惕,别让孩子在恒牙长出来后还有吮吸拇指习惯。
要如何阻止呢?方法包括一见到他们又要把拇指塞进嘴,便设法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或者索性把他们的拇指拉开。
牙龈病
口腔卫生差,牙齿易长牙垢或牙菌斑,从而导致牙龈发炎。如果置之不理,牙骨会受损,以至牙齿脱落。常见的牙龈发炎迹象是牙龈红肿,容易流血和口臭。
防止牙龈发炎,须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应监督他们正确刷牙,确保牙齿各个表面都被刷到,并在每次餐后和入睡前刷牙。
牙齿外伤
根据国际牙齿外伤协会的调查,有25%学童的牙齿曾遭外伤。孩子在一岁至三岁期间喜欢跑动,容易撞伤牙齿。8岁至11岁的学童则因参加接触性运动或者打架而常导致牙齿外伤。
牙齿外伤程度各异,有的牙齿会脱位,有的会松脱或折断,此外,牙龈、颧骨和嘴唇也可能受伤破裂,严重的情形牙骨也会断裂。
假使发生上述情况,应尽快接受紧急治疗,治疗法因情况包括是乳牙还是恒牙而定。
预防牙齿外伤是有可能的,家长和看护应密切留意他们走路的情形和环境。儿童参加接触性运动,应佩戴牙医给他们特制的牙套。
李颖梃医生
莱佛士牙科
译写: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