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睡眠不足或患上睡眠障碍,可诱发很多疾病,如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身高及体重增长障碍、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世界卫生组织定下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目的在提醒人们重视睡眠充足对健康的意义。睡眠不足不只是成人和老人面对的问题,也是今日不少儿童出现的情况。

著名中医师林丽明指出:“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充足的睡眠能促进小孩的生长发育,增益智慧,是其茁壮成长的重要保证。”

可诱发多种疾病

林医师指出,小孩睡眠不足或患上睡眠障碍,可诱发很多疾病,如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身高及体重增长障碍、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同时,也可导致BMI增高,增加患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风险,是肥胖儿童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因素。

她补充,睡眠减少的小孩也容易出现抑郁、烦躁、暴怒、焦虑、孤独等情志不遂症状,也会对学业造成负面影响。

常见的儿童睡眠障碍包括入睡相关障碍、睡眠昼夜节律紊乱、异态睡眠(睡惊症、梦魇、睡行症、夜游症、遗尿症、磨牙)等,会严重影响小孩的近远期身心健康。

不过,儿童睡眠障碍与成年人睡眠障碍不同,不是以入睡困难、早睡为主,而是以有效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降低为主。

林医师解释,两岁以下儿童睡眠障碍症状以打鼾、夜醒、抽搐、白天睡眠难以控制、夜间清醒、入睡过早等为主。二至五岁儿童睡眠障碍多表现为入睡困难、磨牙、张口呼吸、夜惊、梦呓、呼吸暂停等。
“睡眠障碍属于中医学的‘不寐’‘多寐’范畴,多是因为阴阳平衡失调所致,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需多少睡眠时间?

在升学竞争激烈的今天,家长望子成龙,常要求小孩多学习,无形中造成小孩睡眠不足或患上睡眠障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低年级学生中,就有35%睡眠不足,而多达九成的家长并不认为孩子面对睡眠问题,这显示本地一些家长对儿童的睡眠问题缺乏认知及关注。保障小孩充足的睡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睡眠医学会2016年发布了儿童和青少年最佳睡眠时间,具体如下:

4-12个月婴儿,睡眠12-16小时(包括小睡);
1-2岁儿童,睡眠11-14小时(包括小睡);
3-5岁儿童,睡眠10-13小时(包括小睡);
6-12岁儿童,睡眠9-12小时;
13-18岁青少年,睡眠8-10小时。

林医师指出。近年来,儿童睡眠问题在本地也受到高度的关注,有些中学发现有80%的学生睡眠不足而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学习成绩及认知能力。因而将上课时间延后45分钟至8.15am以让学生能有较充足的睡眠时间。

儿童睡眠障碍病因

林丽明医师解释,中医认为儿童睡眠障碍的病因主要是: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

“肝常有余”指的是小孩肝气偏盛。儿童时期具有生长旺盛,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肝主人体生发之气,肝气生发,五脏才能健壮。小孩肝气偏盛,加上父母溺爱,快节奏、高竞争的学习压力,容易出现喜怒无常,怒则容易伤肝阴,肝阴不足,难以下资肾阴;肾阴不足,阳亢于上,扰乱心神,失眠多梦;或久怒伤阴,精血化生乏源,导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发睡眠难安,加重睡眠障碍。

“脾常不足”指的是小孩的脾胃虚弱。“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小儿生机蓬勃,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常会导致脾胃负担过重,经常出现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脾虚不能将营养化生成气血反变成痰湿,痰湿上涌于咽喉,阻塞气道,则发咳嗽、咽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导致儿童睡眠发生障碍;如果痰郁日久不化,又容易变生内热,痰热胶着,上扰心神,心神不宁则寐卧难安。

不良饮食习惯和结构

小孩过度喂食,造成营养过剩,平时过食油炸、烧烤等油腻食物,或多吃甜食,或睡前进食(如喝牛奶、吃零食等)可加重脾胃运化负担,导致饮食易积于胃而形成食积;食积不去,不通则痛,腹痛又会影响安寐;积食阻碍胃气降逆,导致胃失和降;胃失和降则出现胃气不和而寐卧不安。

饮食不清洁

如果小孩吃入虫卵,虫寄生于肠孵化生长,日久则形成虫积,虫积于肠则肠不宁,脐腹疼痛,影响睡眠;虫寄肠内,腑气不通,脾胃失和,内生痰热,熏蒸于上,则见磨牙、鼻痒,上扰心神则出现烦躁不安、睡眠不宁。

如何改善儿童睡眠?

林丽明医师指出,中医改善儿童睡眠质量及治疗儿童睡眠障碍多采用中药、小儿推拿、脐敷、耳穴贴、针灸等综合治疗。病位主要在心、脾、胆、肝和肾。

常用中药有:西洋参、黄芪、茯苓、薏苡仁、山药、焦白术、陈皮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淡竹叶、灯心草清心安神;焦三仙以健脾消食;郁金、合欢、白芍、酸枣仁解郁安神等。
“小儿推拿多以开天门,点揉印堂、神庭、攒竹、鱼腰、丝竹空,分推坎宫,摩腹,捏脊为基础操作改善儿童睡眠质量及治疗儿童睡眠障碍。“

此外,她也提醒家长留意以下事项:
睡眠作息时间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午休及夜间休息。
日常进餐保证主食、蔬菜与肉之间的合理搭配;不要过度喂食;睡前两小时不宜进食。避免给小孩喝茶、咖啡、可口可乐等兴奋性饮料。

给小孩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耐心倾听小孩的诉说,如家庭、社交或学习是否有压力等,避免情志过激,进行正确心理疏导。

避免小孩观看惊险刺激及恐怖节目,限制上网、使用手机及游戏时间。就寝时间不看电视。

食疗方

小米大枣粥

> 材料: 小米50克,大枣5枚,蜂蜜25毫升。
> 做法: 将小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去核;锅内加适量水,放入小米、大枣煮成粥,调入蜂蜜即成。每天晚餐时吃一小碗。

受访专家:
林丽明医师
养生保健中医诊所

text: 邹文学 photo: 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