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 我患糖尿病十多年,按时服药,验血的血糖水平也达标准,可是有时候还是会感觉晕眩,医生说那是血糖低的征兆,须小心和认真对待。请问为什么会低血糖?

验血时取得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指数达到标准,并不确定病人的血糖水平控制得好。病人还需要避免血糖水平经常起伏和波动太大,这样低血糖等并发症才不会发生。

血糖起伏大,意味着低血糖出现,这是新加坡中央医院的研究结果。所以,那些血糖指数起伏大的糖尿病病人需要获得更多照料,即使他们的糖化血红蛋白化验结果是理想的7%。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本身不是最好的预测指标,它只像一张快照,不能说明整体情况。病人即使糖化血红蛋白指数为7甚至更低,还是可能出现并发症——不只是高血糖,低血糖也有风险。血糖水平会起伏,甚至像过山车那样猛升猛降。我有病人两次复诊的验血指数可从2%跳到16%。

准确测血糖须戴CGM

为什么病人常出现低血糖,从糖化血红蛋白指数是看不出端倪的。这个指数只是过去两三个月的平均指数,而不能显示每天或当天的血糖水平。要取得每天的数据,病人需要佩戴一种能持续测量血糖的仪器(CGM)。

血糖升高,病人需注射更高剂量的胰岛素,不过,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显示,这类强化治疗会引发更高的低血糖风险,因为当糖化血红蛋白指数接近7% 时,患低血糖的趋势就加强了。

临床经验显示,佩戴持续测量血糖仪器(CGM)的化验结果,常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数有出入。所以,医生现在要从多途径、而不单只依赖糖化血红蛋白指数来预测低血糖的风险。

新加坡中央医院与马来西亚大学医学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所作的调查研究显示,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即使达到8%,离7%理想指标不算远,还是会发生低血糖。不过,佩戴持续测量血糖仪器的测量结果却比较准确。因此,医院特别对糖尿病I型病人,主张采用扎手指验血糖的方法来预测低血糖会更准确。

低血糖征兆各异

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包括:注射太多胰岛素,进食不够,两餐之间相隔太久,激烈运动没补充点食物或之前没调低胰岛素剂量,或喝太多酒等。

糖尿病人出现的低血糖征兆因人而异,一般的警告讯号是:感觉发抖、衰弱、头晕、易受刺激、肚子饿、心跳加快、头痛、情绪起伏、走路不稳。如果没及时纠正,低血糖越趋严重时,患者视觉模糊、神志混乱,抽搐甚至昏倒。

要证实低血糖发生,可立即扎手指验血糖,如果低于4%,应赶快喝杯果汁或吃颗糖,以便及时提升血糖水平。大约10至15分钟后再验一次血糖水平,还没回升,可再补充甜食。假使症状持续,须立即看医生治疗。

主答:Dr.Daphne Gardner
新加坡中央医院
内分泌科顾问医生

(本文取自新保集团杜克-国大学术医学中心出版的Singapore Health)

译写: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