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Rhaphidophora decursiva Schott
英文∶Climbing Rhaphidophora
中文∶过山龙、青竹标、金草箍、麒麟叶
性味∶辛、苦,温
功效∶茎根∶祛风湿,壮筋骨,散淤肿,续筋骨

爬树龙为天南星科藤本植物,自印度、马来半岛至菲律宾、太平洋诸岛和大洋洲都有分布。它喜温暖、湿润、郁闭,怕寒冷、干旱和强光直射,是比较典型的喜阴植物。如果要种植,最好能够选择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

爬树龙在民间,算是非常好的消肿腓脓药,主要功效在于去风通络,逐痹止痛,常用于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等病。而由于气血不通导致热聚为肿痛,脓水不易排出,用爬树龙非常有效;它能够排脓,消肿散结,功效佳。

中医认为
爬树龙,味苦、辛,性温,入肺肝肾三经,有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的功效。能够活血散淤,除湿,消肿。对于骨折,跌打损伤,只湿性腰腿痛,痈疖疮肿,感冒,咽喉肿痛等症都有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瘦软。

爬树龙也能够壮筋骨,由于它辛温,入肝肾经,辛能散,能行气行血,温能去寒,有养血活血,入肝肾经,有补益肝肾之功。所以对于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能濡养筋骨经脉,而出现的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遗精或遗尿等证都有效。

民间偏方:
适用:跌打劳伤,风湿痛
做法:新鲜爬树龙茎叶,捣烂,加入鸡蛋白,包扎患处。用量根据患处大小而定。

适用:痈疮疖肿
做法:新鲜爬树龙茎叶20克,新鲜龙胆草10克,一起捣烂涂抹患处。用量根据患处大小而定,如有需要,根据比率增减草药。

适用:消肿止痛,痈疽初起
做法:新鲜爬树龙茎叶30克,新鲜芙蓉叶30克,生半夏、生草乌各9克,30毫升的醋,混和均匀,外敷患处。

适用:骨折
做法:芙蓉叶、紫荆皮各150克,白芷、当归、何首乌、爬树龙根各90克,橙橘叶60克。以上草药,研成粉末。加入姜汁5毫升,白酒50毫升,混和均匀成膏,固定患处。

适用:风湿性腰腿痛,
做法:爬树龙根10克,用1000毫升的水,煎煮1小时,一次喝完

适用:感冒,四肢酸痛
做法:爬树龙根1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赤芍15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白芷10克,桔梗12克,甘草6克。以上草药用1500毫升的水,煎煮2小时,一天内喝完。

吴老师
本文资料由吴玟玟老师提供。吴老师研究草药已有30多年经验,并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种植了各种各样草药。
吴老师地址:4 Hindhede Rd Singapore 589241

药方纯属参考,患者如欲自行用药,须遵照医生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