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记录表 都那么管用吗?
廖先生: 最近发现好多亲友身上都佩戴了一些与测量健康有关的小发明,有的像手镯,有的像别针,有的制成一条项链,有的就是个智慧表,花样挺多,用途很广,测量血压、心跳、步行次数的都有。我想问专家,这些小玩意儿都信得过吗?有些的价格还不便宜呢!
我们见过的一些测量小仪表,是能间接改善使用者的体能锻炼的。比如运动员佩戴的仪表,便能记录下每次训练后的表现。不过,只是佩戴这些仪表,并不能直接提高他们的技术和体能水准,却能通过数据,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水平,并且辨认出哪些运动和锻炼,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表现。
与此同时,这些仪表提供的记录,也能激励运动员加强某类训练,为自己定下一个更高的目标,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以便日后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再如病人佩戴了步行表,每次运动后自己检查记录,便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锻炼要求。
有了这些随身佩戴的仪表,也能加强病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了解,当然,这与所佩戴仪表的种类有关系。比如,通过仪表测量的心跳次数,便能帮助病人选择适当的运动,也能提醒他们遵守运动时间,不可勉强,以防体能不支或者心脏不胜负荷。当然,有心脏病的病历者,运动前尤其需要向医生咨询。
不可过分在意数据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提醒仪表的使用者,不要过于依赖仪表提供的数据,如果过分在意数字,忽略自己当天的健康状况,也可能产生不良后果。那些每天都想创纪录的人,发生锻炼意外的风险便会提高。运动前和运动后的暖身动作和伸展四肢的练习,都需要进行。
大家时时要记住,这些仪表只是测量锻炼记录的仪器而已,不好因小失大,本末倒置。其实,运动除了健身,也应该从中感受到乐趣,假使每次运动都希望提高自己的表现,运动就会变成折磨自己的手段,对身心都没有好处。
我们观察到,有些病人开始拥有这些仪表时是很兴奋的,不过,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后便会对使用它们感到兴趣索然。用不用这些仪器并非关键,重要的是养成定期运动的好习惯,并且逐渐培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佩戴这些仪表时也要留意,大部分的发明都只具有一种测量用途,比如测量心跳的仪器,不可能提供强化肌肉进度的数据。有的仪器适用于快步走和骑脚踏车,却不适用于游泳。另外,有些仪表宣称能检测睡眠情况,但是临床上还没有这样的证明。
为了吸引人们使用,好些仪表的设计时髦轻便,还增加不少装饰,价格自然不菲。不过,有意检查体能和运动效果的男女,不一定要花钱在这方面,比如手机上能下载的好些应用程序,便能提供相同的作用。
主答:
李一隽骨科顾问医生
莱佛士骨科中心
张瑞原心脏科顾问医生
莱佛士心脏医疗中心
记录: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