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头痛的中医调护
每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经后辄止者,称为“经行头痛”。轻者隐隐作痛,重则激烈
头痛伴有呕吐,需要服用止痛药,时间短则一二天,长则一周,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麻烦。
中医学把经行头痛归属妇科病范畴,根据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按照传统中医学理论,通过推拿、针灸和中药标本兼治,不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经行头痛的发生大多由肝气郁结引起。头为诸阳之会,惟厥阴肝络,能上达巅顶。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用,肝藏血,主疏泄气机,气血条达,月经如期而至。假如肝气不舒,气郁血滞,经血就不能如时下泄,经气壅滞。一方面循经上扰清窍,则出现头痛,还会引起情绪异常。
原因与症状
本病主要是气血为病。若素体血虚,经行时益感不足,血不上荣,或因淤血内阻,络脉不通,或因清志内伤,气郁化火,皆可导致本病。
- 血虚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长期慢性失血,或脾虚化源不足,经行时精血下注冲任,阴血益感不足,脑失所养遂致头痛;经期或经后,头晕头部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虚细。
- 肝火多因清志内伤,忿怒郁结,气郁化火,经行时冲气偏旺,气火易随冲气上逆作痛:经行头痛,甚或巅顶掣痛,头晕目眩,月经量稍多,色鲜红;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 血淤常因情怀不畅,肝失条达,气机不宜,血行不畅,经行时气血下注于胞。而足厥阴肝经循巅络脑,若淤血内阻,脉络不通,因而作痛:每逢经前、经期头痛剧烈,痛如锥刺,经色紫黯有块;伴小腹疼痛拒按,胸闷不舒;舌紫黯或尖边有淤点,脉细涩或弦涩。
- 肥胖之人,痰湿内盛,或饮食劳倦伤脾,痰湿内生,痰湿滞于冲任,经行之际,冲脉气盛,冲气挟痰湿上逆,阻滞脑络,“不通则痛”,遂致头痛:头痛头重,昏沉沉,或眩晕,恶心呕吐,胃胀风,胃口不佳,月经夹有粘痰样,舌淡,苔白腻,脉滑。
食疗方
- 黄芪30克、当归12克、红花3克、红枣50克,煎服,分2-3次饮服。用于血虚头痛。
- 童子鸡1只、天麻15-20克,加酒、姜、惠等佐料适量,隔水蒸,吃鸡与天麻片。用于血虚精亏头痛。
- 红花10克、天麻30克、红枣30克,用黄酒500克,将药浸没,2周后服,每日1-2次,每次15毫升。用于血淤头痛。
- 用夏枯草15克,猪瘦肉60克,煮汤服用。或用菊花15克,白糖适量,开水泡茶饮用。用于肝火型者。
三大调理
- 起居调养法:
在行经前及行经期,应注意消除思想顾虑,保持情绪舒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及着凉受冷。平时应注意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 心理调养法:
中医认为,精神紧张,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患者首先要明确,妇女每月来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紧张、恐惧,更不能把来月经当成思想负担,应注意多看一些月经周期的生理知识和经期卫生知识,消除紧张情绪和思想顾虑,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平时应注意丰富生活,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以舒畅情志,锻炼意志。对有情志因素或心理诱因的患者,应采用言语开导、劝说、安慰等方法,予以及时排解。使患者尽可能的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 饮食调养:
属血虚宜吃营养丰富食物,如鸡、猪、牛、羊肉、蛋类、牛奶等。平时可用红枣、桂圆、党参、黄芪等煲汤煮粥等。肝火头痛应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及食青菜、水果等清淡食品。经行头痛最好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血虚者还忌生冷及寒冷类食物,忌烟酒。
文章提供:
赵和庆资深中医师
赵和庆中医诊所
电话:64489080/6225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