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中医治疗保养方法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 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乳腺性疾病,多发于年龄在3 0—5 0 岁之间的女性。目前其临床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以周期性乳房疼痛为主要特征的非炎症、非肿瘤的慢性乳房疾病。
目前认为雌激素与孕激素的比例失调为主要病因,乳腺中的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胆固醇环氧化物等均可诱发乳腺上皮细胞增生;催乳素亦与乳腺增生的发生、发展有关;一些特异性基因在乳腺增生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最终导致乳房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囊性增生和纤维腺瘤的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古代中医文献中未见乳腺增生之病名,将此病归于“乳癖”“乳痞”“乳中结核”等病中。乳房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隐痛 , 可放射至腋下、肩背,可与月经周期或情绪有关, 持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 3—6个月不缓解。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归经与它的脏腑病位相符,肝经为第一位。
肝主疏泄气机,肝郁气滞是乳腺增生首要病机。乳腺增生证型比较集中,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气滞痰凝型、痰瘀互结型、气滞血瘀型为其主。
徐医师小叮咛
- 保持良好心态
消除恐惧和紧张情绪,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调整情绪放松心情, 舒缓压力, 减轻心理负担, 避免气急暴怒,合理安排生活及工作, 劳逸结合。良好心态在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防治易患因素
月经紊乱者要积极治疗,避免多次人工流产, 使女性内分泌功能保持正常。 顺应自然生理要求, 适时结婚、生育、哺乳, 防止乳腺增生。 避免滥用雌激素类的保健品及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更年期妇女不能长期过量使用雌激素。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改善生活方式,适当增加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减少饮食中的脂肪摄入量, 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少吃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海带、豆制品 、白菜等蔬菜、水果,不吸烟、饮酒。 - 定期检查
注意乳房保健, 学会自我检查, 自我防护,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有乳腺增生或曾诊断为乳腺增生的妇女应每月进行一次自检并定期到医院检查。 对于年龄 30— 50 岁的高发人群, 尤其是有月经紊乱、人流史及不良饮食习惯的文化程度较高的脑力劳动者, 要定期进行乳腺专科检查。
自我保健
- 踩脚
把鹅卵石放人大小相同的布袋里,置于地,患者立其上,踩30分钟左右。 - 泡足
将双足置于泡足器内,温水泡足,足部按摩。 取穴:基本反射区之肾脏 、输尿管、主要反射区之胸,关联反射区之脑垂体 、肾上腺 、甲状腺 、生殖腺 、脾脏及淋巴结等 , 操作:按摩基本反射区的肾脏 、输尿管 、膀胱 , 反复数次,根据“全足按摩 , 重点刺激 ”的原则由上到下 、由脚底到脚背 、由内到外进行全足按摩 , 然后再重点刺激主要反射区及关联反射区。 - 刮痧 取仰卧位
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依次轻刮,遇到乳房结块或疼痛处用刮痧板按揉 3 ~ 5 遍;刮肩井 (顺着斜方肌走向由内向外刮拭操作要点:①刮痧:手持刮痧板与皮肤呈 45度角,每步骤刮拭 8 ~ 10 遍,避开乳头,乳房处轻刮,以皮肤潮红或轻微出痧即可。
推拿和刮痧通过穴位的刺激 ,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 , 充分作用于乳腺增生的部位,使胸部的气血流畅,经络疏通,乳络畅通,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 能调节失衡的卵巢功能,使其达到新的平衡,使乳腺增生病的各种症状迅速好转,最终使肿块消除、胀痛消失、达到治愈的目的。
徐静波中医师
Oriental TCM Center (东方秘方)
电话:67351101/6438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