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宏茂桥3道同一座组屋但不同单位的六名居民,过去四年先后被诊断患上耐多药型结核病(multi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即MDR-TB),已经引起卫生当局的密切注意,并采取所需的预防扩散措施。
传染病专家刘健勇医生受访时指出,结核病是任何人都可能患上的传染病,不过,那是可以治疗的疾病,患者无需惊慌。text: 邹文学 photo: istock

他引述新加坡官方的2015年统计数字指出,去年结核病的新病人有1402人(每10万人有36.3个病例),比起2007年每10万人有35个病例已略微升高。不过比起1960年的每10万人有307个病例还是低许多。

在去年的1402个结核病病例里,1200多患者为外国人,他们包括工作准证持有者、申请者、就业准证持有者、短期社交准证持有者等。

据调查,男结核病患者的数目比女人高出许多,前者每10万人为53.5,后者为22.2。结核病发病率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如果以种族区分,马来人的患病比例最高,其次是华人,然后是印度人。

持续咳嗽三周?

在鹰阁医院和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都设有诊所的刘医生指出,由于结核病是危害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我国又位于世界交通枢纽,因此免不了还得面对结核菌传播的威胁,国人仍旧需提高警惕。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3年,全球有900万个结核症病例,耐多药型结核病新病例也上升至48万,并有约150万人死于此病。

结核病和耐多药型结核病的症状都一样,主要表现为:

> 持续咳嗽超过三星期
> 低度发烧
> 晚上盗汗
> 容易疲累
> 日渐消瘦
> 胸痛
> 咳血或痰中带血
他提醒说:“如果持续咳嗽三星期以上,并带有以上任何一种症状,患上结核病的概率便很高,患者应马上看医生照胸部X光,并接受专科医生检验,作进一步的化验和治疗。”

10%染菌者会发病

刘健勇医生说,结核杆菌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患者在咳嗽、讲话、嬉笑、唱歌或打喷嚏时喷出的口沫和鼻涕,都带有很多病菌,在他们身旁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便有可能从气管吸入这些病菌。

“如果只是握手、接吻、共用饮水杯和餐具、使用病人用过的床单、马桶或牙刷,都不会导致病菌传播。”

刘医生也指出,不是所有染上结核杆菌的人都会发病。他解释,我们的免疫系统会筑起围墙把病菌围堵起来使它们处于休眠状态。这类休眠中的结核菌,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也不具有传染性。

“处于休眠状态的结核病感染者当中,约有10% 会发病,并且传播病菌。”

容易发病的群体如下:
> 糖尿病病人
> 爱之病病毒带原者和其他免疫系统受损者,如接受器官移植手术后服用抗排斥药物者;
> 慢性肾衰竭者
> 服用免疫调节剂者
> 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或空肠回肠吻合术者
> 与痰涂片呈阳性反应的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者
> 住在毒瘾改造所或监牢者
> 医疗工作者
> 营养不良者
结核菌传染的器官主要是肺,2014年新加坡的结核病患83.9%患的是肺结核,余者的结核病是发生在其他器官,而以胸膜和淋巴系统为多,其他如脑、肾、骨头和关节也可能患结核病。

耐多药型结核病治愈率降低

刘健勇医生说,结核病和耐多药型结核病的病原都是结核杆菌,导致结核病菌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病人患了结核病后没认真遵守治疗指示——所服药物剂量不足或提早停药;或者是没接受适当治疗——服的药不恰当或药性不足。

他解释,由于上述治疗不当,便可能导致杆菌对其中两种最有效的第一线抗结核病药物产生抗药性。这两种药物是利福平(rifampicin)和异烟肼(isoniazid)。

他指出,一般的结核病只需服药6至9个月就能痊愈,痊愈率在95%以上。耐多药型结核病的服药期须延长到18至24个月,痊愈率为50%至70%。

他补充说,如果病菌产生抗药性的药物,不只是利福平和异烟肼,还包括喹诺酮(quinolone)类药物,以及至少对二线药物中的卡那霉素(kanamycin)、卷曲霉素(capreomycin)和阿米卡霉素(amikacin)之一具有抗药性,那么病人所患的结核病便属于广泛耐药型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即XDR-TB)。这类结核病更难医治,治愈率最多只有30%。

研究也显示,爱之病病毒与耐多药型结核病存在一定联系,因此,在爱之病蔓延的国家,结核病病例和死亡率都上升。

根据卫生部统计,2010至2014年5年里,新加坡患耐多药型结核病的病人有131个(22个本地出生,109个外国出生),比起前5年的93个病例增加四成。此外,患广泛耐药型结核病的病人有9个,全在外国出生。

4种一线口服药

刘健勇顾问医生说,要治愈结核病和防止结核杆菌传播的最好途径,就是接受卫生部推行的直接监督治疗计划(DOT),病人应在整个治疗过程里,前往诊所接受监督,严格遵照医生指示服药。


“一般病人服药两星期后,症状就会消失,病菌也不再具传染性。”
他介绍治疗结核病的第一线药物有以下5种,前4种为口服药:异烟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cin)、乙胺丁醇(ethambutol)和吡嗪酰胺(pyrazinamide);第5种是链霉素(streptomycin)针剂。
他解释,标准的治疗法是首两个月4种药一起服用,后4个月只需继续服用前两种。药物虽然都带有一些副作用,如皮肤瘙痒、厌食、作呕、肚子不适等,却是有效的药物。链霉素的副作用则包括眩晕、共济失调、耳鸣和失聪等。

受访专家:
刘健勇顾问医生
传染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