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姐:我感觉四周越来越多人患了乳癌?是不是每个女人都可能患乳癌?怎样预防?

一个人会患乳癌,关系到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患乳癌的风险便升高。其他风险因素包括:白种人、停经后肥胖、经期开始得早、年纪较大才怀第一胎、不曾哺乳、家族有患乳癌或卵巢癌的病史、以前乳房有癌前病变、某些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等。具有的风险因素越多,患上乳癌概率越高。

家族有多人患乳癌,有些女性就可能从母亲那里得到易患癌的基因。遗传引起的乳癌,风险最高的是直系亲属如母亲、姐妹和女儿。其次是二级亲属如父母的姐妹、堂姐妹、表姐妹和祖母。此外,那些体内长期且不曾中断分泌雌激素的女性,比如从没怀孕或者年纪很大才怀孕者,患乳癌风险都较高。
某些生活方式和饮食会增加患乳癌的风险,如抽烟和喝酒。

乳房X光检查
常运动、多吃水果和蔬菜、鱼和橄榄油,有助预防乳癌。
新加坡卫生部推荐,40岁以上健康妇女每年接受乳房X光检查一次,50岁以后两年一次。
不过,乳腺密度高会减低乳房X光检查的准确性。乳腺密度很高的乳房与密度很低的比较,乳房X光检查的准确性,前者只有后者的三分一。

乳腺密度与乳房的大小和结实与否无关。年纪轻、基因、怀孕多少次、服用雌激素和体型,都会影响乳腺密度。乳腺密度在经期的不同阶段也有变化。

还没停经的女性,如果在经期后的第一和第二个星期内接受乳房X光检查,准确性会提高。
特别要指出的是,女性的乳腺密度高,患乳癌风险也上升,尤其当她们停经后乳腺密度还是持续的高。
自己检查乳房是否有助于提早发现乳癌,现在已有不同看法。总的来说,女性需要更加留意乳房的变化,一发现有异状,立即告诉医生。作为检查方法,医学上目前比较倾向于提醒女士提高对乳房的自我意识,而不是自己检查乳房。

 

初期不会痛
最常见的症状是乳房里出现不痛的块状。初期的乳癌是不会痛的。有些患者的乳头会有分泌物或流血。有些乳癌是在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后才发现,如传到腋下(有块状)、肺(咳嗽或者呼吸急促)、骨头(骨痛)、肝(肚胀、黄疸)、头(头痛、抽搐或出现中风症状)。

假使病人没胃口和体重减轻,那已是进入乳癌晚期的征兆。
很多例子指出,激素替代疗法与乳癌有一定因果关系。长期服用,风险较高。短期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风险较低,不过可能影响乳房X光检查的准确度。

有数字显示,停经后少于5年便接受激素替代疗法,可能会增加患乳癌概率,只是医学界对此还存在争论,也不清楚所有这类疗法都会提高患乳癌概率吗?

 

主答:
江慧龙副教授
肿瘤内科高级专科医生
江慧龙肿瘤内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