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它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没有明显症状。初期肾脏增大,肾小球滤过功能亢进和微量蛋白尿可持续多年,容易被忽视。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是在出现明显蛋白尿或显著水肿时才觉察。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01. 蛋白尿 这是糖尿病肾病的第一个临床表现,初为间断性,后转为持续性。用放免法测定尿中白蛋白或微白蛋白,可较早诊断蛋白尿,对控制病情有益。

02. 水肿 糖尿病肾病发生水肿时多由于大量蛋白尿所致,此阶段表明已发展至糖尿病肾病后期。多伴有GFR下降等肾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不良。

03. 高血压 出现较晚,到糖尿病肾病阶段时血压多升高,可能与糖尿病肾脏阻力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密切关系,此外,水钠潴留也是高血压的因素之一。高血压能加重肾脏病变的发展和肾功能的恶化,因此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04. 贫血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可有轻至中度的贫血。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用铁剂治疗无效。

05. 肾功能异常 从蛋白尿的出现到肾功能异常,间隔时间变化很大,若糖尿病得到很好控制,可多年蛋白尿而不出现肾功能异常。若控制不好,就会出现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



中医如何认识与治疗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消渴病并发“微漏、水肿、腰痛、关格”等的范畴。是因糖尿病迁延日久,耗气伤阴,五脏受损,兼夹痰、热、郁、瘀等致病。发病之初表现为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虚,五脏气血阴阳俱虚等。病变的部位与五脏均有关,但主要与肺、脾、肾有关,尤其以肾为主。

A. 中医常见证型辨证论治举例:

01. 湿热蕴阻证 证现:渴不欲饮,口黏口苦、有秽气,身重乏力,小便混浊不清,舌质淡红、苔厚腻或黄腻,脉濡滑。治法:清化湿热,宣通三焦。方药:三仁汤加减。

02.气阴两虚证 证现:尿浊,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头晕多梦,或尿频尿多,手足心热,心悸不宁,舌体瘦薄,质红或淡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无力。治法:益气养阴。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03. 肝肾阴虚证 证现:尿浊,眩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痛,两目干涩,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补肝肾。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04. 气血两虚证 证现:尿浊,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腰膝酸痛,舌淡脉弱。治法:补气养血。方药:当归补血汤合济生肾气丸加减。

05. 脾肾阳虚证 证现:尿浊,神疲畏寒,腰膝酸冷,肢体浮肿,下肢尤甚,面色 s白,小便清长或短少,夜尿增多,或五更泄泻,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治法:温肾健脾。方药:附子理中丸合真武汤加减。

B. 常见针炙选穴 肺俞、鱼际、合谷、太渊、金津、玉液、中脘、脾俞、气海、足三里、地机、丰隆、肾俞,三阴交等。

中医施护

>饮食护理:

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宜多食蔬菜,增加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忌暴饮暴食,避免过度肥胖,忌烟、酒,认真控制主食量,要定时定量,不宜吃油炸、煎炒、烧烤烹调食物;忌食甘、甜、腻、辛辣、过咸等食品。

>练功锻炼:

糖尿病肾病病变早期可采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锻炼功法,适量活动,不宜剧烈运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活动量不宜过大,不可过劳。


吴越中医师
御松堂
电话:6778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