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先:我患糖尿病十多年,诊所医生常提醒我定时验眼。我告诉她,我的视力很好,有问题我自然会去看眼科医生,没事情去验眼,花钱又花时间。请问糖尿病怎样会弄坏眼睛?我的血糖水平控制得很好呀!

糖尿病对眼睛健康的影响有好几方面,最常见的便是造成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还会导致病人更容易患上白内障、青光眼、外眼肌中风和内眼血管中风。外眼肌中风会导致双重视觉;内眼血管中风则会引发突然失明。
今日世界大约有1500万人患糖尿病,其中约250万人会因此失明。
视网膜病变是因为分布在视网膜上的小血管受到破坏,如果没及时获得有效治疗,患者会完全看不见东西。
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后天失明的主要原因,新加坡并不例外,特别是20至64岁的失明群体。
在新加坡,18至69岁的成人当中,约有11%患上糖尿病,其中约34%患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印度族的比率最高达15%,马来族11%,华族7%。在所有患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群体里,约有26.3% 会引发失明。

久患糖尿病视网膜易病变
患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比率,与患上糖尿病时间的长短成正比,那些患了糖尿病10年以上的病人,出现血管异常和视网膜病变的概率较高。那些需要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病人,也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所有胰岛素依赖型,也称
为I型糖尿病的患者,以及85%非胰岛素依赖型也称为II型糖尿病患者,在患了糖尿病20年后,都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容易恶化,除了与糖尿病病史长短有关,也和病人有无患上高血压、高血脂、贫血,以及有无抽烟习惯有密切关系。

三类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成三类:
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初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称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在这个阶段,视网膜上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小血点、微血管变化(微动脉瘤)、溢出蛋白质和脂肪等分泌物。在初期,病人不会感觉视觉有任何变化。不过,如果这些变化是发生在黄斑区——主导中央视力的部位,那么失明便可能提早发生。

增生性视网膜病变: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恶化,视网膜或者视神经上可能长出新的异常的血管。这些不成熟的新血管可能破裂,血就会在眼球溢出而导致突然失明。这时候,血管和视神经周围也可能结疤和纤维化,导致对视网膜牵引以致视网膜脱落,患者也会因此失明。

黄斑病变:如果血管异常和溢出蛋白质与脂肪等分泌物发生在视网膜的黄斑区——视网膜的中心,视觉发生作用的最重要部位;就会出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如果出现这种水肿,视力的丧失会很严重。今天有11%的糖尿病病人具有糖尿病性黄斑水肿,1%至3%因此失明。

主答医生:
洪柏强高级
眼科顾问医生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

更多详情刊载于5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