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抑郁症或者严重的抑郁障碍患者,悲伤状况已超越正常。他们需忍受持续的令人虚弱的症状,并恶化到会长时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地步,包括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可能还得挣扎着确保自己生命的安全。–心理医学副顾问医生黄群训

每个人都可能有伤感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生活情况改变了,比如亲人离世或者刚结束了一段感情。
假使这种低落的情绪持续,接着还造成疲累、睡眠不好、胃口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再参与正常活动或爱好,那么,这人可能患了抑郁症。

应及早寻求治疗

新加坡中央医院心理医学副顾问医生黄群训说:“临床抑郁症或者严重的抑郁障碍患者,悲伤状况已超越正常。他们需忍受持续的令人虚弱的症状,并恶化到会长时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地步,包括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可能还得挣扎着确保自己生命的安全。”
黄医生指出,在恶化到这样的地步之前,最关键的是尽早寻求协助。他指出,很多人不这么做,虽然他们知道精神障碍问题是能克服的。
心理卫生学院曾在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对1000多人展开调查,发现13%受访者具有焦虑或者抑郁的症状。较早前,即2016年心理卫生学院的调查则只有约6%–16人有
1人–受访者具有抑郁症状。
冠病-19疫情所带来的大量不确定性,显然是造成抑郁症攀升的原因之一。预防冠病的许多措施,导致工作不稳定甚至失业,加上新的工作和学习安排,人们只能长时间呆在家里。虽然对某些人来说,这样的变化会是好事,多点机会与家人团聚;对另一些家庭关系原本失和的人,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进一步恶化。

治疗方法多样化

治疗抑郁症,一开始,医生通常会给予心理治疗和抗抑郁症药物,以调制那些会影响心情和情绪的神经化学物质。病情严重的,医生可能会给予较强化的治疗如电休克疗法和经颅磁刺激。
精神病专家可能会引介病人给心理学家和其他相关医疗专家,让他们接受语言治疗和心理治疗,也教导他们怎样解决困难和处理事情的技巧。医疗社工则能协助寻求财政资助及家庭治疗。艺术治疗师也能使用多种艺术形式,协助他们摆脱烦恼的纠缠。艺术治疗也能解压。
虽然研究显示,家族有抑郁症病史会增加患病的概率,其实,受到环境因素的诱发,这种病也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黄群训医生解释:“压力与抑郁的连带关系已是众所周知。关系密切的亲人的去世、诊断患了重病、或者长期的财政拮据,都会带来精神压力,进而演变成抑郁。”
病人接受医疗时,也应该采取比较健康和活跃的生活方式,比如恢复锻炼、回去工作场所、参与他们向来喜欢的爱好和其他社交活动。家庭、朋友、同事和邻居给予的支持,对于促进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因为病人需要时便可转向他们求助。

哪里可寻求帮助?
有心理健康问题者,需要时可向以下机构求助:

Beyond the Label SG
https://www.ncss.gov.sg/our-initiatives/beyond-the-label
HealthHub MindSG
http://www.healthhub.sg/programmes/186/MindSG/Discover
心理卫生学院24小时求助电话:63892222
新加坡援人协会(SOS)24小时热线:1-767

(本文取材自新保集团杜克-国大学术医学中心出版的《新脉动》,有兴趣的读者也可链接www.singhealth.com.sg/singaporehealth 阅读英文原文。)

受访专家:
黄群训医生
心理医学部副顾问
新加坡中央医院
欲知更多精彩内容,可翻阅《优1周》。 
TEXT 邹文学译写 PHOTOS 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