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大家都熟悉,但是“宫热”一词,就没那么普及了。与“宫寒”不同,当子宫有“热”时,并不是因为摄入过多热性食物。这主要是因为过度劳累,神经紧张所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使得月经周期变得不规则,或经行不止,或受孕困难,或容易流产。在中医中,我们称之为“宫热”。经血色暗,或红,质地粘稠,常与暗红色血块混合,伴有疼痛。甚至手足心发热,夜间加重,小便频,量少,伴有灼热感。避免过度劳累,少熬夜或不熬夜,药膳调理,可改善。

文章提供:
张明医师
新中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电话:64592452/69085838

辨证施膳

1. 崩漏证

因宫热导致月经紊乱,周期不规律,经常提前,周期少于21天,或经期超过7天,或经量暴崩如雨,或滴滴答答淋漓尽致。经色红或暗,质粘,有血块。有的患者伴痛经,疼痛剧烈,特别是伴子宫腺肌症或子宫肌瘤的患者,每次行经都痛得撕心裂肺,止痛药也难起效。或伴有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体型中等偏瘦,食欲旺盛的年轻人多见。肤白唇红,或口唇干燥脱皮,或肿痛。心跳快,易心慌,胸闷,失眠,身热,出汗。易腹泻,大便粘臭,肛门灼热,或便秘肛裂,或痔疮疼痛。

推荐药膳:

黄芩芍药红枣茶

食材:黄芩10克,芍药15克,红枣20克,甘草10克.

功效:黄芩清热凉血,芍药和甘草缓急止痛,红枣补虚调味。全材具有除烦热、止血、止痛,调节肠道菌群及调节免疫力等功效。 

制作:红枣切开,和其余药材一同浸泡半小时,煮半小时。当茶饮。

2.胎动不安证

怀孕期间出现先兆流产,阴道出血,色红/暗,质粘稠;小腹疼痛。伴心烦、眠差。或便血,或久痢脓血。形体中等,面色白或潮红,皮肤干燥,口唇色深红或暗红,或干燥脱皮皲裂,头发干燥、发黄、分叉、脱落较多。唇红舌降,舌面干而少津,或呈草莓样,或呈镜面,或裂纹花剥。或有口腔溃疡或牙龈充血,心动过速,伴有心慌,烦热不安。脉滑数或细数。

推荐药膳:

黄连阿胶蛋花羹

食材:生鸡蛋黄2枚,黄连5克,黄芩10克,白芍15克,阿胶3克。

功效:黄连、黄芩清热除烦;白芍缓急止痛;阿胶止血安胎;鸡蛋黄(鸡子黄)清热滋阴调味。全材具有除烦助眠、止血安胎之功效。

制作:黄连、黄芩与白芍一同浸泡半小时,煮半小时,留取滚烫的药汁;煮前药的时候,用另外的锅烊化阿胶,即阿胶隔水蒸,融化。将药汁倒入融化的阿胶,调匀。将2粒鸡蛋打入旁边的小碗,将蛋黄舀入药汁内,搅拌均匀,温服。

*本地和海外读者可在家轻松下载电子版:
可到mynewsstand官网购买《优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