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自家或朋友家的孩子,经常呕吐腹泻呢?有的孩子稍微伤风或饮食不小心,就吐了,或拉肚子了。有的孩子因为吐泻频发,经常进出医院,孩子痛苦,家长辛苦。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下泄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 病因病机有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轻者药膳调理,可治愈或避免病情加重。

文章提供:
张明医师
新中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电话:64592452/69085838

辨证施膳

1.急性吐泻

呕吐腹泻,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或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推荐药膳:

藿香正气姜糖水

食材:生姜20克,藿香3克,紫苏叶3克,白芷5克,陈皮5克,苍术5克,大腹皮5克,白术5克,茯苓5克,炙甘草3克,大枣3枚。

功效:藿香、苏叶、白芷、生姜,疏风散寒,理气化湿;陈皮、苍术、大腹皮、白术、茯苓、甘草和大枣, 温燥寒湿,调理气机。全材具有疏风散寒、益气解表、健脾和胃、止吐止泻的功效。

制作:将生姜洗净切片备用,其余药材浸泡半小时,煮15分钟,加入洗净切片的生姜和红糖适量,再煮5分钟。小量频频喂服汤汁。

2.慢性吐泻

孩子经常呕吐腹泻。食后良久方吐,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早上吃,晚上吐;或晚上吃,第二天早上吐),吐物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乳食残渣,可伴有腹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伴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四肢欠温,食少不化,腹痛便溏,舌淡苔白,脉迟缓无力,指纹淡。 

推荐药膳:

丁桂理中米粥水

食材:大米20克,丁香3克,肉桂3克,干姜3克,党参5克,白术5克,炙甘草3克。

功效:党参、白术、甘草和大米健脾益胃,补养中气;干姜、丁香和肉桂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全材具有温中散寒、和胃降逆、止呕止泻的功效。

制作:将药材浸泡半小时备用,大米淘洗干净,同浸泡好的药材同煮,至米熟。取米粥水,加红糖适量,少少喂服。如果喂服困难,也可将药材打粉,取少量,用香油或清水调湿,贴肚脐。

*本地和海外读者可在家轻松下载电子版:
可到mynewsstand官网购买《优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