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补充铁质的治疗法,是通过针头或管子插进静脉,把铁化合物送进体内。根据全球性对缺铁心力衰竭病人的研究,这能显著减少病人再次进医院次数,也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有大约4.5%新加坡人心力衰竭–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里糖尿病病率很高。糖尿病会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美国及欧洲国家的心力衰竭患者只有1%至2%。
在新加坡,缺血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根据2020年统计,导致新加坡人死亡的原因里,心力衰竭占20.5%。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心内科顾问医生黄春达助理教授指出,在我们这里,心力衰竭患者当中,超过50%缺铁,这会对心脏功能、生活素质和寿命产生负面冲击。

全球性试验

通过静脉注射补充铁质的治疗法,是通过针头或管子插进静脉,然后把铁化合物送进体内。根据全球性对缺铁心力衰竭病人的研究,这能显著减少病人再次进医院次数,也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是于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联同欧洲、中东和南美洲的研究专家,一起进行心房颤动随访节律管理的急性心力衰竭试验(Affirm-AHF)。
黄春达顾问医生解释:“进行这项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静脉注射补充铁质疗法,对因缺铁性急性心力衰竭入院的病人的作用。另一组病人则只给予安慰剂。”黄医生是这项试验的联合首席调研者。
他指出:“试验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减少因心力衰竭入院的总人数,也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鉴于上述研究成果,从去年开始进入国家心脏中心的缺铁性心力衰竭病人,便都接受铁质输液。黄医生说:“静脉注射补充铁质疗法,已成为受认可的治疗法。可以确定的是,接受静脉注射补充铁质疗法的住院病人人数增加了。”
一个剂量的铁质的静脉注射,需时15分钟,效用则能维持数月。

静脉注射铁质的好处

在心房颤动随访节律管理的急性心力衰竭的试验里,121家医院1100名18岁以上的缺铁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两组,从静脉注射铁质制剂或注射安慰剂。医院须监察这些病人病情一年。
新加坡是唯一参加这项试验的亚洲国家。这是一项首次为缺铁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的随机试验,目的在研究补充铁质的静脉注射疗法的功效、安全性和结果。
研究显示,26%接受静脉注射补充铁质疗法的病人,较不可能再次入院或因心力衰竭而告不治。黄春达助理教授指出:“有这样的效果,可能是因为治疗提高了心脏的功能–病人不再那么容易疲劳和呼吸困难。”他补充说,其他研究显示,口服铁剂保健品效用不如静脉注射疗法。
当铁剂从静脉输入,便能绕过肠道,直接输送到全身并获得吸收,有助于红血球的制造。

缺铁诊断

心力衰竭病人缺铁很普遍,部分原因是胃口差和节食,因此也少吃含铁质的食物。这类病人也容易患上肠壁水肿,以致减少铁质的吸收。
严重缺铁贫血症的症状包括疲倦和呼吸困难。不过,轻度和中等程度的缺铁贫血症,却不容易诊断,因为可能毫无迹象或症状。病人须定期验血,以鉴定是否患上贫血症。

(本文取材自新保集团杜克-国大学术医学中心出版的《新脉动》,有兴趣的读者也可链接www.singhealth.com.sg/singaporehealth 阅读英文原文。)

受访专家:
黄春达助理教授
心内科顾问医生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
欲知更多精彩内容,可翻阅《优1周》
TEXT 邹文学译写 PHOTOS 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