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疼痛护理的崛起

在经过疼痛护理医生的培训时,我惊见适当的使用中医与西医知识,能发觉疼痛本身以外的状况。身为中医师,常有人告诉我‘西医治标但中医治本’,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念……
我从南洋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中医、生物学双学位毕业后,不仅仅行医中医行业,而且跨足医疗保健行业。这段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我觉得中西医之间的交流、合作,肯定还可以更进一步发展,就如我在中国实习时所见的真实案例,医生会为病患开出中药和西药的处方,以达到更迅速的康复效果。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虽然在新加坡我们无法做出完全相同的事,但我经常思考如何可以让中医与西医有更深层的合作。我行医5年,接触过很多不同症状的病患,但是我仍然对每个病患的病况持续感到好奇,并以全新的眼界和视角对症下药。
中医治疗疼痛
在我早期的实践中,常有很多病患带着疼痛来见我,他们告诉我说,他们见了几名不同的专业医生(非疼痛专业),得到的结论是:神经问题。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因为我们都知道神经,但是却从来没有深入认识神经。身为中医师,我们更常处理经络、肌腱、韧带、肌肉和骨骼所引起的疼痛。
在经过疼痛护理医生的培训时,我惊见适当的使用中医与西医知识,能发觉疼痛本身以外的状况。身为中医师,常有人告诉我“西医治标但中医治本”,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念。疼痛护理医生一再向我们强调,在给病患治疗时,我们不应该只专注在疼痛上,而要超越疼痛的范围,了解周围情况如社会环境、精神和情绪对病况的影响。
譬如近期因疫情关系,许多人都居家办公,这使肩膀和颈部的疼痛病例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当病患有肩膀疼痛的问题,不一定仅是单纯的肩膀问题。在西医的角度,肩膀疼痛有可能与神经、颈椎甚至纤维肌痛相关。这与中医的观点是相同的。从中医的角度, 肩膀疼痛可能与相应的经络有关,而经络通常位于颈部、背部和手臂。这使我们能够提前预防疼痛扩散或引起身体局部麻痹。中医和西医都非常重视身体姿态、日常作息与运动等。
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有些病患会告诉我,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疼痛在夜里会加剧。在中医的理论来说,这可能是与寒邪有关系。但实际上,这有可能并非寒邪引起,因为有些病患的症状与寒邪的症状不符合。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医会指出,这不是一种好的现象, 且有可能是危险的信号,病人需要及时就医。
现在我能够更轻易的向病患解释所有可能引起他们疼痛的原因。毕竟并非每个人能够轻易了解中医的阴阳和气血的概念。
西医的疼痛护理知识与价值让我获益不少,能帮我更深层了解我们的身体如何应对疼痛。这使我能够更轻易地,与医生和物理治疗师沟通,并更深入了解他们的术语。

行医的不同点
身为中医师,我们询问病人情况时,常涉及病人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习惯,以及肠道问题等。这些都有利于我们辨病和辨证。当然,辨证论治更是中医的特色,问出到底这位病人是否有气虚、气滞血瘀、湿热等。
我加入百康合一中医疼痛护理中心之后,使我更容易了解与判断病患的病因,并且更精准的选择治疗方案。譬如对于有睡眠问题的病患,起因是他们有疼痛的困扰,疼痛影响了他们的睡眠品质,也因而使他们疼痛加剧。最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对于这类型的病患,之前我一般都会问他们的日常作息以及睡眠模式。现在我理解,这有可能是纤维肌痛或强直性脊柱炎所引起的疼痛,这有助于我在针灸时选择正确的穴位 。
此外,在百康合一中医疼痛护理中心,我接触到射频治疗,也看见射频治疗与中医治疗相互配合所取得的效果。射频治疗对穴位能起到刺激作用。因此,我们将射频治疗融入到推拿,推出我们的特色推拿方案。
我非常期待中医与西医之间的结合,能更完美地缓解病患的疼痛。

供稿:
温颜菁中医师
百康合一中医疼痛护理中心
欲知更多精彩内容,可翻阅《优1周》。 TEXT 邹文学整理 PHOTOS iStock